粉絲經濟與偶像生涯規劃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1/05/2018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8月19日

明光社

早幾年香港的娛樂圈被形容為星光黯淡,各大公司未有培育新一代的歌手和藝人。不過不少香港人卻去了內地、韓國等地方做練習生,參加選秀節目,甚至於當地出道成為藝人。韓國、日本、甚至內地均透過網絡來進行偶像行銷,吸引世界各地的粉絲來支持。這圈粉成為偶像的粉絲過程是怎樣產生的呢?這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潮流,帶來改變?

內地幾個網上大型選秀節目,例如《創造101》、《偶像練習生》[1]、《快樂男聲》、《明日之子》等,就節目內容而言,它們和以前一般的比賽分別不大,都是由參賽者分組合唱一些曲目,當中最受歡迎者勝出,主辦單位再替他們組織男團或女團,並進行一系列活動。[2]

以直接付費的方式表達支持

不過,因著節目在互聯網出現,當節目與互聯網無縫連接時,當中所產生的互動就比想像中多,例如當你成為網站的VIP會員後,可以有額外的投票權去支持某一參賽者,也可以看獨家的視頻,進一步了解參賽者的一舉一動。在這種良性的互動下,不少青少年即時被圈粉」,成為某參賽者的支持者為了讓心儀的參賽者留下,他們不惜付出更多金錢,以獲取更多投票權。

以往,明星往往以完美狀態示人,但今日的選秀節目卻推出「培育式」的偶像,也就是說在偶像成為偶像以前,就讓他以素人外貌表現自己。或者有部份已經出道的歌手,會以「回鍋」的方式重新包裝,再次參加別的比賽,人氣清零。節目還會透過不同的剪接,人物性格設定,例如在比賽中誰比較有機心,誰是好好先生,誰與誰有恩怨等等營造氣氛,務求令觀眾看得投入,覺得精彩。當有參加者愈見進步,觀眾也愈感欣慰。他們不僅見證著偶像的誕生,更在比賽中與參賽者同喜同悲。

如是者,偶像在還未成為明星之前,已經開始有實質的人氣,而這些人氣能化為收入,因此人氣不足的參賽者會遭淘汰,自然消失。如此每週不斷累積人氣,便形成人氣偶像和團體。他們一出道就已經有足夠的支持,再配合不同活動、演唱會、廣告等等收入。他們的新歌即使可以免費收聽,但透過不同的活動,例如歌迷要購買CD才能出席簽名會,而樂團甚至會開設專屬自己的演出場地,吸引樂迷捧場。以數年前出道的韓國人氣女團Twice為例,其投資額最初大約是5億韓元(約300萬港元),而她們現在每年的收入都相當可觀,由她們代言的飲品一年賣上過億支,成為該公司的歷史紀錄。[3]

練習生的苦況

明光社

這種以男團、女團為名的隊伍,每年出道的有數以百隊,但能留在娛樂圈中,每年不出10隊,可見汰舊換新的情況普遍。不少年輕人十一、二歲就被娛樂公司招攬,期間更有被迫服食五減肥藥,[4] 即使犧牲再大,他們有可能最終因各種原因出道他們錯過了讀書的時,要重新投入學習,有部份人則要進入勞動巿場有報道更指出,在韓國部份練習生因為出道不紅,未能還清練習生時的學費,導致欠債纍纍。[5] 在外地更有女團成員稱,曾被迫接客。[6]

雖說在每一個年代也會有人在做明星夢,在網絡年代,要成為明星偶像,門檻彷彿比以往低,但卻要即時面對觀眾的批評、恥笑和責備,加上練習生隨時不見天日的選秀制度,他們要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韓國就有不少明星因為壓力太大而患上情緒病,甚至以自殺了結生命。香港亦有不少曾患上抑鬱症的藝人,分享自己的遭遇。由此可見,要將偶像視為一份職業,其實並不易做。

「圈粉」對青少年的影響

明光社

此外,這種以網民為主導的偶明星制度,表面上叫人活出自我,但實際呈現的卻是一種更單一的價值觀,特別是對美、成功等等的看法當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心水偶像付費投票,觀眾自然有「我有份畀錢支持這偶像」的感覺,這支持不是透過購買任何商品(如演唱會門票、音樂等等)而是透過單純、直接的付錢。這種「培育」偶像的粉絲經濟,主導權表面上在觀眾手裡,但實際是,只要他們部份夢實現時(例如所支持的偶像在比賽中勝出了),他們就更難離開整個粉絲經濟圈(要一直付錢支持偶像),這就是所謂的「入坑」了。由此可見「圈粉」對青少年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

(本文原載於第120期〔2018年5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廖佩玲:〈《偶像練習生》開團造星 實境選秀粉絲經濟再進化〉,《鏡週刊》,2018年3月1日,網站: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126insight002/(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2] 盧揚、王嘉敏:〈《偶像練習生》打響粉絲經濟戰〉,《北京商報》,2018年3月22日,網站:http://www.bbtnews.com.cn/2018/0322/233985.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3] 陳薇安:〈子瑜率TWICE助攻 狂銷1億瓶寶礦力〉,蘋果新聞網,2018年4月12日,網站:https://tw.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daily/20180412/37984591(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4] 八卦先生:〈女版《偶像練習生》選手自曝在韓國訓練慘況:一餐被餵5顆減肥藥〉,新浪網,2018年4月20日,網站:https://k.sina.cn/article_5318876961_13d079f2100100e6al.html?from=ent&subch=star(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5] 〈出道就背債!前男團偶像揭韓星辛酸 「肉體、精神都痛苦」〉,三立新聞網,2018年3月15日,網站: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57766(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日)。

[6] 〈前性感女團成員自爆 當年遭經紀人操控「接客」〉,世界日報、yahoo!新聞,2017年10月17日,網站:https://tw.news.yahoo.com/前性感女團成員自爆-當年遭經紀人操控-接客-13080049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1日)。

關注範疇: 
傳媒
青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