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才是「香港人」?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21/11/2013

近年,香港不斷在討論「新移民」、「自由行」、「內地客」等問題。論述此等問題時,我們往往將「香港人」突顯,二話不說就認為「我們香港人,就不會像他們這樣那樣。」
 
每當筆者聽到這說話時,心中都不禁浮現兩個問題:
1. 真的嗎?你怎知道香港人不會像他們一樣?
2. 若香港人不像他們一樣,那末香港人又是怎樣的呢?
 
香港人的身份往往透過與其他人比較而建立出來,例如:香港人不會隨地吐痰;香港人不會讓小朋友隨處大小便;香港人不會隨便蹲在地上休息…… 總之,香港人不像內地人,他們就是不衞生、沒有禮貌、做事不講規則,像暴發戶一樣。
 
此外,網絡和傳媒也有份建立香港人的身份,例如:香港的電視劇、新聞報道中的街坊意見、網上看到的照片等等。這一切對身份建立的影響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持續地以相類似手法出現,令人產生一種印象。
 
建立和確認一個身份需要很長的時間。然而,我們用甚麼態度及方法確立身份,似乎比最後確立了甚麼身份和態度更為重要。最近就有人嘗試用分化與中傷的方式,將新移民或者初由內地移居的港人加以醜化,甚至傳媒也故意將他們的醜態顯露人前,以突顯香港人的「優勢」。
 
香港從來都是一個「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我們的祖父母或父母與朋友初相識時,總會互相了解對方的「鄉下」,絕大部份的人不會視香港為根。回歸前後,不少人忽然驚覺自己「香港人」這個身份,但同時又將印巴籍、內地人等不同種族或群族的香港人與自己分別出來。分別出來也未必是一個問題,但如果我們這樣做是為了評斷我們的鄰舍,這才是問題。
 
「香港人」是一個身份,基督徒亦然。但願不論我們以甚麼身份在社會上活著,在確立身份的過程中,我們靠的不是踐踏其他人,也不是靠傳媒的造勢,而是每個人在生活上的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