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各盡其職,到各自表述,再到…

── 生命倫理錦囊 第26期
陳永浩、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高級研究員
15/06/2016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經過了這些年,「撕裂」仿似成為了香港的代名詞。我們的社會,以往人人各盡其職,現在變成各自表述,甚或只顧「圍爐取暖」。[1] 可是,這個現象,又不止於香港發生,社會分化,原來是世界通行。

其實,「各盡其職」是一個成熟社會應然的情況。人類各人有不同的長處特點,要更有效率地生產和生存,分工就是必然的結果。「分工」這個課題,同時也是經濟學、社會學中重要的課題:因為不同分工,可以是勞工,也可是專業,層次不同就不單是「分配工作」而已:知識學歷,工作技能的不同,往往又帶來工作薪酬,社會地位的不同,繼而引發的就是社會不公和公義的問題。而在社會的不同位置上,各持份者的利益不同之下,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衝突了。[2]

由推崇,到反思社交網絡

在以「人際網絡」和「社群連動」作主幹的Web 2.0文化下,網絡將社會中的人和事連於一起,由虛擬社群,到實際行動,由公散個體,到合聚行動,互聯網文化產生出巨大的聚合力與行動力。[3] 除了年前於香港發生的雨傘運動外,2011年開始,席捲北非的與中東「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之春)」更是舉世皆知。當年突尼西亞的自焚事件,經網絡傳播,一發不可收拾。當年積極在互聯網推動埃及革命的Wael Ghonim,於2012年為他在網上推動革命著述了Revolution 2.0: The Power of the People Is Greater Than the People in Power: A Memoir一書,在書末說:「多得現代科技,參與式民主正逐步成真。慢慢地,大規模壓迫武器將肯定絕迹。」[4]

可是,到了2015年Ghonim的看法有了明顯的改變。他於著名的Ted Talk 中發表演說:「革命的興奮過後,由於我們不能夠建立共識,政治鬥爭引致兩極分化加劇;社交媒體促進不實消息、謠言、回音加大及仇恨言論,只是好將問題擴大和兩極分化。」[5]

事實上,有人甚至以「網絡巴爾幹化現象」來形容如此的分化情況:這是指在社交網絡之下,網民分裂為不同的群組,不但互不相通,且每個群組的討論更是近乎「封閉式」的。結果,群組中幾乎只會傳播或閱讀僅可吸引本子群其他成員的信息或材料,同時也與真實世界不相往來,就像巴爾幹半島:前南斯拉夫分裂後的現象一樣。[6]

各盡其職的信仰反思

「他所賜的,有作使徒的,有作先知的,有作傳福音的,也有作牧養和教導的,為的是要裝備聖徒,去承擔聖工,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2《新譯本》)

以弗所書提到五種發展教會的重要職事,分別是使徒、先知、傳福音、牧養和教導。除了這五種職事,其他書卷提到有助教會增長的恩賜還有智慧、知識、信心、醫病、異能、先知、辨別諸靈、方言、翻方言(林前十二4-11)、作執事的、作勸化的、施捨的、治理的、以及憐憫人的(羅十二4-8)。有不少基督教書籍甚至工具,詳細闡述每種恩賜的獨特之處,好讓信徒去認識自己有何恩賜,以致可以把恩賜發揮得淋漓盡致,好去建立基督的身體,也即是教會。[7]

當以弗所書提到基督的身體被建立時,作者不是單單指到教會的聚會人數有所增長,也指到信徒因著彼此恩賜不同,又願意彼此服侍,以致基督的身體日漸壯大,信徒可以在愛中有所成長(弗四16)。[8]

那麼,到底信徒要到達甚麼景況才算「長進」?又或是一間教會要怎樣才算是到達「基督豐盛長成的身量」(弗四13)?有人認為要看崇拜、禱告會、主日學等出席率;有人認為要看奉獻的情況;有人認為要看有沒有愛心、有沒有好行為?某程度上當有需要時(特別是調查),上述這些都可以成為一些準則去評估信徒或教會的情況。但除了上述這些,究竟還有沒有一些往往被人在不知不覺間忽略,卻又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可以幫助信徒及教會去審視自己的情況,是否已經達至成熟?

以弗所書的作者告訴我們,一個教會是否成熟,是要看整體會眾是否認識真道以及能抵擋異端邪說。信徒要「對神的兒子都有一致的信仰和認識」(弗四13《新譯本》),除了頭腦上認識耶穌基督的神人二性、認識祂的教導、認識祂是怎樣的一位主外,也需要有所行動,把信仰活出來,回應時代的挑戰。認識信仰本身便是要「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騙人的手段,給異教之風搖撼,飄來飄去」(弗四14)。這裡,「異教」的原文直譯為「教導」,作者以風為譬喻,描述這些似是而非的教導就如風一樣,從四方八面吹來,認識主的根基不夠穩,又或與主感情不夠深的信徒,便容易被這些「風」吹倒。

雖然經文沒有說明這些教導意指何事,[9] 但參照新約其他書卷(多一9-14;西二14-19;提前四1、六20-21;來十三9),當時初期信徒面對的大概是諾斯底主義、異族的文化、假教師、甚至是猶太人強調持守律法過於恩典的教導。[10]

雖然現今的信徒大都不會為耶穌的神人二性而爭論,也不必討論信徒是否還要持守割禮或安息日這些問題,但是不同的「教導之風」仍繼續吹,每一代的信徒,都需要對抗自己所身處世界的學說。例如今天大家要面對的是自由、公義、平等、大愛,神的審判,以及神的恩慈等課題。信徒確實不應該固步自封,從不同角度認識上述的觀念是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所依循的,是那些乎合自己口味的學說或觀念?還是聖經所呈現的信仰面貌?

這裡並不是說凡是來自世界的便一定不好,有時一些未信者的言論,更能讓信徒反思人生及信仰;這裡也不表示打著信仰招牌的言論便一定無誤,信徒們永遠不能忘記昔日羅馬教廷如何處死科學家哥白尼。這裡只是希望信徒嘗試讓《聖經》所展現的價值觀或信仰精神,成為我們檢視不同學說的起始點,而不是反過來,一面倒以人世間的學說或價值觀凌駕於基督教信仰之上。

昔日流行於主後第一至第三世紀的諾斯底主義,便是用了當時大家明白的概念及文化去詮釋耶穌的神人二性,二元論在希羅世界當道,主張屬靈世界是美善的,而物質世界是邪惡的,因此他們視耶穌既身為人,又怎可能是神聖的神,祂最多是一個創造主(demiurge)。這套說法合情合理,但卻並不是聖經所啟示出來的思想。[11]

或許有人會說,不同人解釋經文會有不同答案,那一種說法才是真的?是的,有時的確會出現百花齊放的時候,尤其是現代有一些如「讀者反應批判學」(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的聖經釋經進路,[12] 是把讀者自己的想法讀入經文(eisegesis),而不是去讀出經文(exegesis)。[13] 幸好,大部分的釋經學者仍會花時間去理解經文的寫作背景、當時作者及讀者身處的環境,以及文學技巧的運用等。雖然這未能確保學者們的理解完全無誤,而大家對某些經文的解釋事實上亦存著分歧,但對於聖經中的重要原則,以及神學思想,大體上沒有太大的差異。

屬靈領袖帶領信徒抵擋來自各方不同的教導之風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肢體可以緊靠主耶穌,彼此扶持,整個群體可以在愛中建立及成長(弗四12、16)。原則上,神會為教會預備不同的肢體,只要各人發掘出自己的恩賜後,盡力發揮所長,便能讓教會成長。然而,很多時,現實卻教人失望。當信徒就某議題看法不同、意見不合時,難免出現爭辯,如果大家可以平心靜氣,以事論事,即使明明知道彼此的意見或立場不同,仍能尊重對方,不作個人抨擊,多作意見交流也無妨。可惜的是,我們的「交流」很多時是屬於血氣之爭,不少弟兄姊妹可以為了某事件而決裂。有些領受恩賜去承擔五種職份的屬靈領袖也不例外,他們只懂得強調自己的權威去壓制別人的思想,卻沒有先去聆聽他人或給予他人發表言論的機會。

是的,雖然屬靈領袖有權柄帶領信徒,但我們不要忘記以弗所書的作者勸我們學習「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恕」(弗四2),這幾句說話並不是為了教導普通信徒去順服上位者的權威而說的,而是教導全體信徒,讓大家可以「目睦相處,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四3)。當我們願意為了建立基督的身體去好好發揮恩賜的同時,可能更要求神幫助我們去學習「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恕」。

 

明明說好是「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開」,但香港離婚情況的確普遍得很。對教會肢體都有婚變情況,牧者應如何善後?教會真的需要「離婚事工」嗎?

 

[1] 「圍爐取暖」是網絡用詞,意指網絡社群群體專注於自己人「溫暖、安穩、舒適的」小圈子裡面,只顧自己互相發表意見,不去理會圈外世界。

[2] Hill, L. 2004. ”Adam Smith, Adam Ferguson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Australasian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http://www.adelaide.edu.au/apsa/docs_papers/Others/Hill.pdf.

[3] Kaplan, A. M., and Haenlein, M. 2010 “Users of the world, 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 53 (1): pp.59-68.

[4] 〈時事點對點﹕埃及革命推手反思社交網絡〉,《明報》,2016年3月7日,網址:http://www.mingpaocanada.com/van/htm/News/20160307/HK-gfi1_er_r.htm。.

[5] Ghonim W. Let's design social media that drives real change. Ted: Ideas worth spreading. December 2015. https://www.ted.com/talks/wael_ghonim_let_s_design_social_media_that_drives_real_change.

[6] Van Alstyne, M., and E. Brynjolfsson. 1997. Electronic Communities: Global Village or Cyberbalkans? http://web.mit.edu/marshall/www/papers/CyberBalkans.pdf.

[7] 經典的有如Warren, R. Class 301: Discovering my Shape Kit; 也可參考Thomas, Robert L. 1999, Understanding Spiritual Gifts: A Verse-by-Verse Study of 1 Corinthians 12-14. Revised Edition. Michigan: Kregel.

[8] Martin, Ralph P. 1992. Ephesians,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Interpretation: A Bible Commentary for Teaching and Preaching. Kentuc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9] Martin, Ephesians,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Interpretation. & Fowl, Stephen E. 2012. Ephesians (2012): A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 Library). Kentuc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12.

[10] Martin, Ephesians,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 郭漢成、劉聰賜著,《同歸於一得基業:以弗所書析讀》(香港:基道,2014),頁182。

[11] 參Wilson, R. Mcl. 1983. “Gnosticism.” In A New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edited by Alan Richardson and John Bowden, 226-230. London: SCM Press.

[12] 關於讀者反應批判學存有的問題,可參Worldview of Jesus. 2013.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Worldview of Jesus, June 14. https://worldviewofjesus.com/2013/01/01/reader-response-criticism/.

[13] 英文exegesis來自希臘文,希臘文本身的意思便有帶出的意思。(參:Hays, John H. and Carl R. Hollady. 1987. Biblical Exegesis: A Beginner’s Handbook. Revised Edition. London: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