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家庭價值?

李卓乘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8/08/2018

「家庭價值」一詞常在墮胎、亂倫或同性戀等議題中出現,但很少人能清楚說得出它的內涵。有人認為它不過是「傳統」或保守的代名詞,亦有人為這個詞被任意挪用而感到頭痛。本文嘗試從不同層面講解「家庭價值」的幾個核心內容。

 

甚麼是「家庭」?

在現代社會中,存在著種種家庭組合,例如小丸子[1]式的六人家庭:爺—嫲—父—母—姊—妹;也有多啦A夢[2]式的三人家庭:父—母—子(外加一隻機械貓);另外還有由養父母和養子女組成的家庭等。但家庭價值所指的「家庭」往往不是現存社會上的家庭,又或某種特定形式的家庭組合;而是將家庭當成一種「社會部門」和一個特殊的「場所」來看。

「家庭」在這裡的用法,就像我們平日說「大學精神」,「大學」固然不是指中大、港大、私立大學或公立大學。它們只是某一特定的大學和某種營運模式。「大學精神」的「大學」,是指這「場所」和「社會部門」應體現何種精神和價值。

 

甚麼是「價值」?

高舉「家庭價值」的人主張家庭兼具工具價值和內在價值,可從社會學層面和倫理層面來理解。

 

社會學

就社會學層面而言,家庭價值承襲功能主義者(functionalism)對家庭的主流看法,視家庭為最重要的社會部門之一。他們強調家庭對社會的各種功能,包括社會延續(生育、養育等)、教育、培育公民、勞動力和穩定社會等。而就上述功能而言,家庭價值會進一步強調由男女婚姻所組成的核心家庭,是發揮上述功能最理想的場所。[3]單親、繼親或領養是相對來說不是最理想的狀態,需要額外支援。

顯然,主張家庭價值者對家庭的社會效用十分正面。不過,歷史上亦存在著不少學說對家庭的看法十分負面,例如柏拉圖的《理想國》就描述家庭為私心、貪污和城邦不團結的泉源,主張兒童由城邦公有,廢除家庭。現代社會學的另一主流衝突理論(conflict theory)和女性主義等亦常視家庭為造成壓迫(如強迫女性成為主婦)的負面力量。另一些顯學如自由主義則對家庭著墨較少。我們可從這些對立中看到家庭價值的特徵。

 

倫理

家庭價值並不只強調家庭的社會功能,更強調家庭在倫理上的特殊性,其核心信念可歸結如下:「親子關係有其內在的善(intrinsic good)。」

家庭價值相信親子關係有內在價值,它不是因為能達到某些目的才有價值,而是其本身就有無可取代的價值。親子關係,尤其是血緣上的,是個人身份和自我的必然組成部份。一個甫出生即失去父母的小孩,即使其後獲一對完美夫婦領養,他依然會對自己的親生父母感好奇,希望了解自己的根源。由是觀之,這種固有的親子關係可以說是人性的一部份。

家庭價值正正重視這種親子關係,繼而延伸到不同的人倫關係,如爺孫、兄弟姊妹等都視為有不同程度的內在價值。

 

家庭價值和不同的議題

從上面描述的圖畫,我們可初步了解家庭價值在各議題中的定位。

以墮胎為例,家庭價值一般而言均對墮胎的看法十分負面。除了重視生命本身的固有價值外,家庭價值視親子關係和生育本身是好的,故此只能視墮胎為最後手段(last resort)。

從這角度看亂倫,我們亦能有新的洞見。在自由主義的邏輯中,我們往往難以找到反對亂倫的理由;但從家庭價值的觀點看,我們承認親子關係有內在的善,近親性行為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那段親子關係,若因近親性交而有了孩子,則該孩子所有的血親關係也會變得極其混亂,故此亂倫肯定是不好的。

 


[1] 日本漫畫《櫻桃小丸子》,作者為櫻桃子。

[2] 日本漫畫《多拉A夢》,以前的香港譯名為《叮噹》,作者為藤子.F.不二雄。

[3] 這種想法亦有大量研究支持。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8/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