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為生產工場的新聞報道
燭光網絡 92期 (p.4)
傳媒生態近年不斷改變,互聯網興起,收費電視台增加,大量免費即時資訊及現場實況報道出現,但同時突發新聞卻隨著記者不能再截聽警察和消防的對講機而沒落,取而代之是將網上趣聞「推上報」。電視、電台剛播出新聞,網絡上的部落格及社交平台用家便即時開始參與評論。至於免費報章字數少,只需集合其他媒體的報道便可即時炒作(化成為自己的新聞);收費報章甚至要在報章中加入「增值內容」,於是二次創作、立場新聞,甚至新聞分析大行其道。日報新聞變得更雜誌化、瑣碎化及圖象化。
面對新的挑戰,新聞從業員愈來愈難持平公正地報道新聞。結果新聞淪為一段又一段沒有血肉,沒有思考的文字。
現今從事新聞行業 困難重重
從事傳媒行業愈來愈困難,當記者的以前要有「鐵腳馬眼神仙肚」,可是現在所需的還有更多。以下是一些現在新聞行業的困局:
1. 網絡新聞的興起:在以往仍然依靠截聽警方和消防無線電通訊的時代,記者到達案發現場往往比警察更快。現在政府幾個主要部門用了數碼通訊後,記者截聽無門。再加上現在警方發布突發消息的速度十分慢,經過幾次投訴不果後,不少突發記者近年轉行,部份改為監察網絡,見到社交網絡有甚麼可以「炒作」的消息,專門將之推上報。不過,由於這些新聞的主要消息來源是網絡,有時未經求證就刊登,當中常有不同的誤會發生。
2. 即時新聞造就「多功能」記者:不少傳媒機構既有即時新聞,又有日報新聞。有時記者要「一腳踢」,先要找尋資料做即時新聞,然後拍照,到交新聞時便有相有字。記者事實上在打三份工,壓力甚大。採訪比較重大的新聞時,又怕遺漏又怕「輸」(開的新聞角度不夠好),常常要和行家「夾料」,甚至將之變成習慣。結果前線記者淪為抄寫機器,未有足夠空間去作批判思考,也未及即時處理與分析各人的論點。最後全港巿民就被消息發佈者所製造的觀點牽著鼻子走,報紙最後淪為文宣機器。
3. 記者只能跟從報館立場:不少報館有特定立場,採訪主任會要求所有內容要有特別的方向,記者只能跟「指令」行事,要向指定的人問指定的問題。訪問學者時,記者就引導他們答符合「報格」的答案;若是引導失敗的話,記者就要另找一位學者再問。而且,就連街頭訪問也是「清一色」的出現單一意見(或者當要顯示意見紛紜的情況時,就要問到有相反意見為止)。記者亦會按當天需要,找出調子相同的相片。因此,攝影記者往往拍攝時都有多重準備,按著報章當日「開」甚麼立場,拍出來的相片喜怒哀樂各有一套,方便埋版。如當日真的沒有合用的相,甚至寧願使用資料相,或者畫一張漫畫出來,務求要版面格調配合報館立場。
4. 真假消息無從查考:政界利用消息人士的方式「放風」,是政治策略之一。記者以往也就只有聽的份,但現在卻過份地濫用「消息人士」的名稱,幾乎甚麼說話套上「消息人士」之說就可以「出街」。更甚的是政府帶頭做大量類似的放風活動,令報章出現大量「政治八卦」、「拆局」等專欄,這些專欄就成為各種各類人士不負責任地放風的場地。記者可以選擇報或不報,但將這些未經證實的消息作為各種政治力量「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變相將傳媒公信力置之不理。其實,就算消息真確亦非全無問題,因為有關官員或政客若看到民意有很大反彈,亦可立即變臉,矢口否認;,若消息是假,傳媒往往亦不了了之,含糊其辭。結果讀者只能看到一個混亂的社會,當記者、編輯放棄疏理時局的社會責任,只任憑消息亂飛,與官員政客同樣是不負責任。
5. 缺乏資深新聞從業員:傳媒行業薪金低,工時長,至今仍然難以令有經驗的記者留下。由此引申的後果是新聞欠缺了歷史的向度,因為沒有人記得舊事,所以新聞永遠只停留在「昨天」。有些早就揭發出來的問題,過了一段時間,彷彿從來沒發生過似的,重新再揭發一次。政府以往要暗渡陳倉的政策,現在幾乎可以屢次明明地「偷雞」。
困局下的新聞業情況
就這樣,有心的新聞工作者,每天被消磨壯志;沒有志向的,就淪為「車衣工人」,每天「生產」新聞。但所有的東西,不是沒有深度和思考,就是已經被上司「指定」新聞角度,「捉住手捉住腳」寫。如此,當新聞到了讀者手中,如果讀者不學習思考,就會直接被洗腦。一些肯思考的讀者,不難發現今日香港,早就找不到一份客觀持平的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