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否優先教育下一代「學做人」?

梁林天慧   |   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總幹事
28/02/1999

一位我敬愛的老師曾說:「教育的目標是教導學生如何處事,也協助學生如何做人」,時至今日,我仍然認同他的觀點。根據教育統籌委員會最近提出的《教育目標綱領》,可見他們希望香港教育能從根本做起,配合全面改革,改善現存的教育制度,教統會成員更四出邀請各界人士績極給予意見,其決心及魄力令人佩服。另外,網領內容雖只得寥寥數頁,但非常全面,更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教育目標,無人會反駁之。就當中內容,有數點是我所認同的,包括多元智能、幫助學生發展不同的個性,培養學生自學及終生學習之習慣,可是,對於學生,這些方面又是否能夠幫助他們做人,適應社會?

多年來,我觀察到學生的家長經常致電到電台訴說子女的功課太重,認為當局應對現行的教育制度作出檢討,否則學生難有空間培養獨立思考及創意等技巧來迎接21世紀。不過,有一點是大家均忽略的,就是子女的功課太重,更會影響親子關係。根據我們對普羅市民的了解,自子女高小開始,便會因功課作業緣故與家長對峙,我們更發現一個有趣現象,父母參加家長會的人數以幼稚園為最高,到了高中時只餘寥寥數人,這顯示功課量的增加成為了破壞親子關係、家庭氣氛、夫婦關係等部份成因,這些一連串的循環現象至終會對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其實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石丹理教授早前的研究已表示,家庭氣氛會與青少年的自尊感、人生目標的確立及情緒的處理有莫大的關係。

根據香港青年發展議會研究小組最近的調查,發現現今的香港青少年對自己的情況及個性有相當的掌握,他們較重視「求知慾」、「環保意識」、「社會和諧」,但在「知識基礎」、「解決問題」、「美好生活(包括言行一致、責任心、修養等)」給予自己的分數較低,這反映了青少年在辨別是非及情緒上都需要更多的教育及指引。

現實的生活中,青少年問題日益嚴重,自殺及涉案新聞不絕於耳,事件中多涉及暴力、情緒及男女關係,最近審結的秀茂坪十四名童黨虐殺及燒屍案正反映不少青少年來自破碎家庭,得不到父母教導,在群體的壓力下容易失去理智,作出衝動及不顧後果的行為。

一份最近發表的港滬青少年比較調查報告,得悉香港的青少年在自尊感及精神健康方面均較上海的青少年遜色,使我不禁懷疑這是否有與上海推行生活素質教育(與心智教育類同)有關,而且此課程已納入正規中小學課程達十年。在香港,國際學校也附設有關生活教育的必修科,但一般的本地學校只有零碎的有關內容串插於公共事務科、宗教科及健康教育科,當中以生理教育為主,有關心理健康、情緒管理和價值觀念的內容則有所欠奉,實感可惜。

有鑑於此,教統會所推行的教育改革真的刻不容緩,幫助現今青少年學習明辨是非、探索新事物和培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如學校的課程編制及份量得以縮減,相信可讓學生有空間培養其他學科以外的做人技巧,便可紓緩親子關係的張力,改善家庭氣氛。另一方面,現時的課程編制及密集的考試制度亦帶給老師沉重的壓力,嚴重影響老師的教學質素。故此,我們能夠革新教育制度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亦需要考慮減省部份課程內容,才能進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否則只會加重老師的工作量及壓力,最後,所有偉大的教育目標只會難以落實,教育理想亦會付諸流水。

青少年面對政府致力推行資訊教育及「上網」熱潮的衝擊,需要學習如何作出適當的吸收,避免因資訊泛濫而迷失。我們要幫助他們達致心智成熟,除了針對性地悉心培育外,便別無他法。在此,我重申今回訂立的《教育目標綱領》應著重有關品德、價值觀念、情緒處理、傳媒等貼近生活的課題,並考慮納入此類內容作為必課程,使學生更有系統地學會做人處事,邁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