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更廣,但更膚淺?

——即時新聞與新聞內容膚淺化
阮大可   |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兼任講師
19/09/2013

筆者1989年入職電台記者,那時新聞行業基本上以新聞平台劃分為報章記者、電台記者和電視記者。由於電台每半小時一節新聞簡報,所以電台記者的職責,首要就是迅速地消化採訪所得,提綱挈領地把重點,在下一個半小時一次的新聞時段帶給聽眾。接著便是把採訪所得的聲音元素,製作一條約一分半的聲音新聞,在電台主要新聞時段播放。那時前輩教導我們說,電台新聞最重要是「準而快」,其中「準」要行先。背景資料不要寫得太複雜,因為太複雜不適合電台,聽眾有興趣的話,第二天自然會看報紙。突發新聞也不是電台的強項,因為電台聽眾看不到事發現場。一場大火,任憑電台記者如何努力地描述,也不及報章的一張火舌沖天、消防員抱著老小離開火場的照片震撼,亦沒有電視的30秒畫面來得真實。
 
這種以新聞平台劃分的傳媒世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起,無聲無息地逐步被互聯網、智能手機、日漸輕巧的視像攝錄器材和高速的數據傳送系統所打破。傳媒不再以文字、聲音和視像平台劃分,而是以職業的內容提供者和業餘的內容提供者來劃分。

業餘內容提供者為新聞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現時,職業的內容提供者所面對的挑戰和競爭是前所未有的,無論以往是屬於報業集團、廣播電台還是電視台,他們不但要繼續面對所屬行業的競爭,還要面對跨行業集團和新加入者的競爭。現在,不少報業集團已在網站提供即時新聞和視像新聞。電訊公司毋須佔用大氣電波,亦可靠網絡涉足電視業。由於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程式提供了一個相對廉宜的文字、圖片和影音兼備的平台,現在要建立一個傳媒機構,比任何一個時代都容易。
 
除了職業內容提供者之間的競爭外,業餘內容提供者表現往往更突出,尤其是在突發新聞的表現。2011年發生在內地溫州動車追撞事故,從新浪微博的現場互動紀錄顯示,第一個發出列車慢駛消息的是當地居民在事發前七分鐘發布;撞車後四分鐘在車內已有乘客發布車箱停電和有兩次猛烈撞擊的信息;十三分鐘首名乘客發布求助信息,轉發超過十萬次。
 
「人人做記者」已是現在進行式地發生著。當突發新聞發生時,主流媒體亦一窩蜂地上網找尋資料、圖片和視頻,希望有人在現場把最新情況上載。在發布資訊角度而言,人與人之間從未如此平等。我們不用特別昂貴的器材、不用特別難學的技術、也沒有難以發布的平台。只要你喜歡,任何人都可以發布自己的新聞。
 
「人人做記者」、「人人做傳媒」對新聞傳播行業的衝擊是空前的,特別是對職業內容提供者更是史無前例。職業內容提供者為了競爭,必須更快、更好和更全面地提供受眾渴望得到的資訊。

科技進步衝擊新聞準確度

筆者2007年至2012年重返香港電台,負責新聞部的多媒體服務。電台記者已經不是一名純聲音廣播的記者,他們既要向網站即時新聞供稿,也要拍攝硬照上載至不同網絡平台,部分更要拍攝視像新聞。另外,新聞發生時,記者更要出盡法寶,又快又多地在網絡世界找尋資訊。
 
科技發展確實讓我們可以更快地發布資訊、更容易地製作訊息、更廣泛地收集訊息。可是這個「快、易、廣」卻直接挑戰著新聞行業的核心價值——準確。
 
由於技術上的進步,新聞發布已基本上可即時做到,行家間的競爭令傳媒機構有很大壓力去盡快發布新聞。由於人人視「快」為輸贏的其中一項標準,行家們在收集資料時做到愈快愈好,很多時哪家媒體率先發布消息,其它媒體的記者心跳立刻加快,務求盡快要把訊息發布出去。記得一個行家例子,某次發生突發新聞,採訪主任(採主) 叫一名實習記者追查該宗新聞,不消半分鐘,該記者便向採主如數家珍地匯報,採主十分驚訝。追問之下,該名新晉淡淡地說是某網站的報道。我聽了之後,不禁搖頭,作為記者,採訪本地突發新聞,不向警方求證,只憑一篇人家的報道,就成了自家的出品。若人人如此,誰首先報道,其他人不求證便信以為真的話,凡有甚麼出錯,這個錯誤可能永遠錯下去。
 
不但文字信息如此,圖片也經常張冠李戴,尤其是涉及內地突發新聞,很多圖片都是被轉發的,稍一不留神,就會錯誤引用。記得某次內地群眾與執法人員對峙,某電視台播出一張內地網上照片聲稱為現場情況,查證後發現該照片是之前在另外一個省市所發生的警民對峙。

不要因速度而犧牲準確度

為了競爭,各大媒體紛紛製作背景資料式的新聞,這些資料固然有助受眾了解事件,但在事事講求快的文化下,差不多主體新聞一出街,就必定要跟一個背景故事。在時間壓力下,記者要寫背景故事,網上資料一定少不得,網上首選「維基百科」,但「維基百科」的資料未必準確。試過某次一位明星去世,維基百科的年歲與部分網站不同,結果那位明星的壽數就「百家爭鳴」各說各話。
 
在我還在新聞房工作時,我經常提醒同事新聞的核心價值是準確。科技進步讓媒體運作由以往單獨平台變成多平台,媒體間的競爭更為激烈;然而,行家卻有更廣闊的空間找尋資料。但我們不能因為「競爭」、因為「快」而犧牲準確。網上找資料,應以原始資料為主,多找幾個互相印證,製作新聞時要想清楚才動筆或剪接;發布前要再三覆核,避免出錯。
 
只要新聞人把準確放在首位,那麼我們才可利用科技提高新聞質素。
 

關注範疇: 
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