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的五顏六色

陳永浩博士   |   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
17/07/2014

不少香港人也有一個很獨特的習慣:凡有假期便想著「出去玩」!事實上,每年香港人外遊的人次是驚人的﹗一個關於港人外遊的調查顯示,接近八成受訪者(79%)表示過去 12 個月曾離港外遊,遠高於區域平均數(39%)。

以往大家旅行,著重增廣見聞,旅程要「早機去、晚機返」才物有所值。一大班「鴨仔團」浩浩蕩蕩出發,趕到每個景點,不由分說當然要立此存照,證明到此一遊。結果,往往旅遊過後回來,比平日返工的生活更勞累!時至今天,旅遊文化已有很大改變。現在遊客已不再著重「觀光」式(Sightseeing)遊覽,而是想多花時間觀察,對該地多作了解,追求更多個人體驗(Experience)。看景點也不想只看表面,而要求看到其文化真意(Authenticity):其實這正是近年興起的文化旅遊(Cultural Tourism)的特色。

 

五顏六色的文化旅遊

而文化旅遊也有「五顏六色」之處,不同的種類表達了不同的向度。如想體驗生態環境的,就有「綠色旅遊」,當中著重的是旅客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近年在中國大陸就有為了解共產黨而舉辦的「紅色旅遊」遊學團;至於在中國彼岸的台灣,以往也曾舉辦相類似的「藍色旅遊」。不過自國民黨變天以後,文化旅遊就由政治向度轉為以電影向度為主:今天我們追著「那些年」,到它位於十分的拍攝景點;與「不老騎士」環島踏電單車,這都是近年台灣新興文化與電影旅遊成功的例子。

當然,類似的文化旅遊歸類例子還有很多,如為醫療、探親、甚至是「尋花問柳」為由的,各式其色。不過,最「神聖」的就可說是「黑白」旅遊了。說到「黑色旅遊」,相信有些讀者會不以為然:死人都可以旅遊?是的!就以香港為例,在跑馬地就有全港最古老的五大墳場,當中有香港的殖民地紅毛墳場,也有天主教、回教、祆教(即金庸小說中的拜火教)和猶太教。各墳場埋葬了很多香港名人,記載了很多重要的歷史,參觀訪客大有人在,一點都不恐怖。波蘭是另一個「黑色旅遊」的例子,當地為記念猶太人大屠殺而保存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筆者的親身分享:以色列聖地之旅

當然,黑色旅遊的另一面,就是以朝聖為主的「白色旅遊」了。提到旅遊與信仰,實在不得不分享一下筆者早前以色列聖地的遊歷。雖然基督宗教並不像回教那樣,要求信徒要守禮及做聖功(其中就包括了到聖城麥加朝聖),但作為基督徒,始終有到「聖城」一看的渴望。終於在今年,因著神學院上課的緣故,就踏上聖地之旅了。到了以色列一行,實在大開眼界,然而卻又無比的無奈。

到達耶路撒冷後看到聖殿山變成回教金頂寺,筆者雖然深感嘆息,但仍欣賞回教徒將之打理得井井有條,甚有聖地氣派。而作為基督徒,自然想一睹當年耶穌的「苦路十四站」,親身感受耶穌當年受苦的心境。

現今共分十四站的苦路,是在十八世紀時形成的路線。至於這是否當年耶穌行過的路線,都已不可考究了。(就如當中的一站記載女子Veronica 為耶穌抹汗,就在《聖經》中未有記載)。眼下所見,最令筆者心酸的就是苦路變得旅遊化和商業化。筆者滿心以為能在每個站默想一下,或最少讀一下相關的經文——結果當然是失望而回。

當時筆者或多或少明白耶穌潔淨聖殿時的心情,因為實在不能相信有苦路中的站竟然因小販「霸佔」而要「迫遷」(雖然那些站的位置都不是原來的了)。到了苦路的最後地點聖墓堂,人頭湧湧,每個遊客都如拜黃大仙般拜耶穌!而且,一間教堂卻由六個宗派(天主教、亞美利亞使徒教會、希臘正教會、埃及科普特教會、埃賽俄比亞正教會及敘利亞正教會)分而佔據,各自為政,最後要由回教徒做「掌匙人」與和事佬。早前更甚至因清潔問題,教會之間發生打鬥,簡直「醜死怪」!

到達聖城,看見城中其他兩大宗教信徒(回教有聖殿山,猶太教有西牆)能持守自己所信,仍然視城中的宗教建築為聖,反觀基督教的聖跡,都因我們這些「朝聖遊客」而變成純然的「旅遊景點」。作為基督徒,我們實在要好好反省。

你的旅遊體驗又是怎樣?
 

 
參考資料:
 
McKercher, B. & Hilary du Cros. Cultural Tourism: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New York :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2002.

Melanie K. Smith著, 劉以德審譯(2014)《文化觀光學》台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Master Card 調查指香港消費者繼續成為亞太區最熱衷外遊的一群》
http://www.mastercard.com/hkc/personal/zh/wce/PDF/MasterCard%20HK_CPP%20Travel_C_Fina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