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在說話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09/2012

本港衞生署每季均會發布最新的愛滋病病毒(HIV)感染數字,並表示性接觸仍然是HIV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提醒市民正確使用安全套進行性行為。

過去一年每季透個異性性接觸感染的個案維持在22%,透過同性性接觸感染的個案則由上年第叁季的35%升至本年第二季的45%。2012年第二季的131宗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中,65人透過同性或雙性性接觸受感染,29人透過異性性接觸受感染,而37名感染者的傳播途徑因資料不足而暫時未能確定。同性性接觸感染個案明顯多於異性性接觸,而且更有上升的趨勢。雖然同性戀者與愛滋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若我們將不同性傾向的人口比例作計算,在同性戀社群感染HIV的情況確比異性戀社群高出很多。

坊間有言論指出,把同性戀者歸納是愛滋病高風險的群體是帶有歧視性的,因為根本沒有高風險的群體,只有高風險的性行為,只要他們進行安全性行為就可以了。但安全性行為真的安全嗎?

安全性行為指在性行為過程中避免接觸對方的體液,以減低感染性病及愛滋病的機會,方法就是正確及持續使用安全套。但是,即使持續及正確使用安全套,頂多也只能提供98%的保障,因此安全性行為(Safe Sex)一詞實在存在著誤導性,改稱為較安全性行為(Safer Sex)會比較恰當。事實上,若過分相信安全套的功效,隨意與他人發生所謂的「安全性行為」,感染HIV的機會也一樣高。在感染性病方面,同性性行為的確並不比異性性行為高風險,但需要一個前設,就是忠誠的性關係。

香港衞生署在面對愛滋病傳播只懂呼籲易受感染社群定期進行HIV抗體測試和宣傳安全套的功效。這些工作是有一定程度的成效,但它們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在上年9月發出名為「HIV and AIDS among Gay and Bisexual Men」的文章,當中清楚列明保護自己及家人伴侶的方法。第一:不進行任何性行為;第二:單一性伴侶;第叁:每次進行不同形式的性行為都正確及持續使用安全套。

在這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呼籲市民不進行性行為或單一性伴侶相信會引來部分市民的責罵。然而,衛生署是一個為市民健康把關的政府部門,她有勇氣、毫無保留地說出對市民有益的說話嗎? 

曾經刊載於: 

成報20/0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