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開文化界限 愛新移民如己

文麗兒與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0/03/2014

近年,隨著中港兩地交往愈趨頻繁,一些本地人對來自內地的新移民開始有愈來愈負面的印象;而終審法院裁定新來港人士未滿七年亦可領綜援更令不少市民強烈不滿。在一些政黨、團體和傳媒的渲染下,新移民彷彿是「白吃白住淘福利」的一群。為了讓大眾能以其他角度認識新移民,我們走訪了社區組織協會(SoCO)組織幹事施麗珊女士及城巿睦福團契(睦福)總幹事鄺玉婷博士。
 

新移民 = 蝗蟲

「蝗蟲」本是一種侵害農作物的害蟲,牠所路經的地方,農作物會受到毀滅性的傷害,令人聞風喪膽;但這幾年「蝗蟲」一詞被套用到從內地來港的旅客和新移民身上,他們被認為只會消耗社會資源,不事生產。不過,施女士提醒我們,新移民對香港的貢獻不能以量化表達,也不應以賺取的金額斷定其貢獻程度。事實上,申請來港的主要是已嫁給香港人的內地婦女,她們有很強的「嫁雞隨雞」觀念,來港是為了家庭團聚。她們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但不少卻肩負照顧家人的重任,令丈夫可以無後顧之憂在外打拼。試問若沒有她們,其丈夫能專心、安心的在外工作嗎?雖然她們未必直接投入勞動巿場,但卻在背後推動著。這難道就不是對香港社會的貢獻?
 
鄺博土亦指出來自內地的新移民申請來港主要是為了家庭團聚,當中不少是家庭主婦,這解釋了為何新移民婦女的勞動參與率較低。按政府統計處之數據,新移民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佔47.8%,而全港人口則是57.9%,[1] 兩者的差異很大程度是因為新移民婦女需要全時間照顧家庭。施女士表示事實是不少新移民都勤奮,自食其力,甚至不少本地人抗拒的工作也願意做,如果單單是因為情感上認為他們是來爭福利、「拎著數」而斷言他們毫無貢獻,這合理嗎?
 

我們能看見新移民的真正需要嗎?

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大部分香港人以前都是新移民。當我們這邊廂不斷數落新移民的不是,在情感上排他甚至仇視他們,我們又有否想過抹走隔在中間玻璃上的灰塵,看看一些我們忽視了的真實一面?
 
新移民去到陌生的環境,不單要面對生活上的適應,更多是心理上及情緒上的調節。有部分新移民是富裕的,有的也適應得很好;然而當中亦有貧窮的、被邊緣化和被疏離的一群。貧窮的新移民面對不少困難,例如:居住問題;言語不通令溝通的過程充滿挫敗感及恐懼感;未能閱讀繁體字;文化差異,包括政治、私隱、公平、個體主義等等都需要重新認知及調節,這些都成為他們融入香港生活的障礙。
 

SoCO看到新移民

SoCO一直服務本地的弱勢社群,1995年因應國內來港的名額增加,為了幫助這群弱勢,故成立新移民互助會。隨著多年的發展,昔日的「被服務者」大部份都變成「服務者」;他們成立了「婦女組」、「兒童組」,當中的幹事會職務更由他們擔任,讓他們服務自己的社群,打理自己的中心。
 
施女士表示,其實不少新移民都較為被動,一般不會主動求助。初來香港除了要面對轉變,和家人的關係亦可能較為緊張;加上香港的學制和國內不同,孩子需要學習英語,但父母卻不懂得如何教導,往往使他們感到挫敗。而且,中港對立成為近年的社會風氣,不少偏激言論的矛頭直指新移民,亦令他們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除了日常的起居生活,他們甚少和外界接觸,將自己和社會隔離,有些新移民因此長期處於抑鬱中,部份更走上自殺之路。
 

睦福看到的新移民

鄺博士表示,在2011年申請綜援人士當中其實只有4.4%是新移民。[2] 新移民為了糊口大都願意從事服務性行業,然而有些無良僱主卻「走法律罅」,令他們失去「418連續性合約」的法例保障 (註:418即連續四週每週工作逾18小時才可獲得勞工法例規定的有薪假期、遣散費和強積金等) 。另一方面,有些新移民是國內專業人士,但他們的學歷及資歷在香港不被承認,這既打擊他們的自尊心,也為他們帶來經濟的難處。除此之外,新移民家庭往往在親子及夫婦關係上面對不少張力。若丈夫失業,妻子因出外工作而擴闊了生活圈子,丈夫便可能因這樣的角色轉移而引致情緒困擾,甚至釀成家庭暴力。
 
當傳媒所描繪的新移民都是如此不堪,我們又能否除下固有的眼鏡,然後改用新眼光注視他們、了解他們?我們可以透過真實的數據,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及與他們接觸,發現他們為香港帶來了新的勞動人口和增長。
 

幫助活在邊緣的新移民融入社會

由於新移民甚少主動尋求協助,要幫助他們處理生活上的難,SoCO與睦福同樣會主動以外展、關顧、一對一配對計劃等,協助他們適應新環境,支援並鼓勵他們建立自己的關係網絡,一切旨在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可能性,讓他們有盼望,因而能夠融入新的生活。例如提供就業培訓及兒童服務等,後者能讓新來港孩子學習和見識社會,使他們在封閉的空間中得到解放。
 
同樣是服侍新移民,SoCO與睦福的手法和路線並不相同:SoCO重爭取基本權益,並進行政策倡議;睦福則在政策倡議外透過關愛與同行,讓他們看見耶穌的愛。
 

為弱勢充權 爭取權益

SoCO對社會政策改變的重視可見於其工作重點,他們會就社會問題提出不同的政策建議,例如新來港婦女就業、兒童學習、房屋等問題;又會透過請願、調查、記者會等喚起市民對新移民的困難的注意。同時,SoCO相信新移民亦有其內在能力,因此會協助他們充權,成立社區組織,讓他們為自己的權益發聲!
 
提到SoCO的何喜華、蔡耀昌和施麗珊,也許有人覺得他們是「惹火人物」,或會聯想到早年的居港權案及近期的新移民領綜援案。有團體和政黨批評SoCO協助新移民是由「納稅人埋單」,令香港帶來嚴重的財政負擔,不過施女士並不認同有關說法。她表示現時申請綜援的主要是長者,新移民其實只佔少數,反對者不應誇大數字。面對社會人士的謾罵,施麗珊表示其實提告人只是按照法律程序提出訴訟,不論是居港權或是綜援案的起因都是政府修改的政策違反基本法,SoCO只是基於社會公義協助有需要人士。香港作為一個先進和富裕的社會,我們豈能接受因政府的政策錯誤而令有需要人士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呢!
 

作和平之子 彼此造就

除了資源上的幫助,要令新移民真正融入社群,更重要是讓他們看見自己在這裡有權選擇、有盼望、被尊重,看到自己在這個空間地域的可能性。對於富裕的香港來說,要向貧窮人給予資源不難,困難的是要建立生命的聯繫,特別是與被視為「厭惡性」的群體結連。
 
睦福的工作就是要讓人看見,透過耶穌的愛,要把自己與被厭棄的他者結連。在接觸和互動的過程中,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讓他們看見自己在神的愛中是有能力和有盼望的,而不是別人的負累。同時,透過與弱勢群體的互動交流,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同樣是受造之物,沒有可誇口之處。不論「本地人」還是「新移民」,在生命的連繫過程中,我們每個都得到祝福,同時亦成為別人的祝福。生命的連繫,不單是收取,更寶貴是在乎給予,讓自己與對方的生命不斷成長,建立自己,成為更喜樂、更蒙福的人。
 
我們可以在現有的狀況下,想想自己可給予甚麼。無論是參與機構服務、在自己的群體中以正面的態度回應或對待新移民,甚至鼓勵或帶動整個教會參與,這些事你也可以做,只要你願意起來回應這群人,就如好撒馬利亞人一樣,看到受傷的人動了憐憫的心就去照顧、幫助他。
 

遇見‧反思‧一點小建議

縱使有人不喜歡新移民,但他們也值得我們用心去對待他們。
 
為何這樣辛苦新移民都要來香港?有人或許會說,來香港生活這樣痛苦不如回大陸吧!施麗珊拋下一句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這或許是普遍的想法,不過將心比己,誰願意與家人分隔兩地?早年香港人到歐美產子,無非是為了下一代能在較舒適及民主的環境下長大。今日香港幸運地成為中國較先進文明的城市,難保日後中國某些城市發展得比香港更好,反而吸引香港人移居。她提醒我們,當社會上出現一面倒批評新移民的言論時,我們應認真想想,問題的源頭究竟是新移民還是政府?不要人云亦云。
 
作為神的子民,我們要聽見並踐行主的教導,鄺博士提醒我們要作貧窮人的鄰舍,並愛他們如同自己,聖經說:「若有外人在你們國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負他。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利十九33-34)。當我們用心與新移民接觸的時候,就是讓自己再次與主會遇的生命之旅。
 
 
機構簡介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社協,SoCO)
http://www.soco.org.hk/index_c.htm
社協於七十年代成立,主要關注基層人士、弱勢社群的公民權利,她們堅持「人人平等」、「倡導民權」、「實踐公義」三大原則,透過組織及團結無助的社群,以不同的社會行動,改革不公平的社會制度,推動民權工作。
 
城巿睦福團契 (睦福)
http://www.peacemaker.org.hk/
睦福於八十年代成立,多年來致力與教會攜手,關懷貧窮家庭的身心靈需要,協助服務對象建立支援網絡,重整人際關係,並向他們傳福音,透過福音改變人的生命,轉化家庭和社區,邁向和睦的社會。
 
以上均是非牟利團體,如各位對她們的事工有感動,歡迎以行動支持。

 
[1]《201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內地來港未足七年人士》 (香港:政府統計處,2012),第40-41頁。http://www.census2011.gov.hk/pdf/PMR.pdf
 
[2] 《香港統計月刊:2001-2011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統計數字》, (香港:政府統計處,2012)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71209FB2012XXXXB010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