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學
生命倫理雙月刊 64期 (p.5)
《拖延心理學:為甚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
(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作者:珍.博克(Jane B. Burka)、萊諾拉.袁(Lenora M. Yuen)
譯者:洪慧芳
出版地:台北市
出版: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7年
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又或是,你就是這樣的人?明明約好了晚上7時見面,但總愛拖延出門的時間,結果沒有一次可準時赴約。《拖延心理學》的作者告訴我們,很多愛拖延的人都活在自己的時間裡,「他們的時間觀念通常和『鐘錶時間』不同步。」你甚麼時候開始閱讀本文,讀了多少分鐘,這是鐘錶時間,是客觀時間。你愛上網,一上網便覺得時間過得飛快;相反,你討厭打掃,一打掃便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你感受的都是主觀時間。
作者指很多拖延者的客觀時間和主觀時間有嚴重矛盾。一位建築師與太太相約早上9時出門,太太從8時45分便感到不耐煩,到了9時05分見丈夫還未出發便大發雷霆,丈夫解釋他答應了9時出發,意思是9時半之前出發。這位丈夫充分闡釋了客觀時間與主觀時間的矛盾。
作者直言,有些人拒絕以鐘錶時間生活,只按自己的主觀時間運作,導致拖延或遲到,他們製造出可以掌握時間和他人的假象,現實是人永遠無法擺脫時間的限制。有些拖延者終日沉迷上網,似乎想忘了時間,這種生活方式讓人失去人生的方向感,無法朝未來邁進。有些拖延者則與時間脫節,他們感受不到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係,不想承認過去拖延的自己造就了現在面對最後期限的自己。這類拖延者若想改變,需要建立「成熟時間」的觀念,認識到鐘錶時間是中性的,它不是人的敵人,人需要知道如何和它合作相處,「在它的管轄範圍內盡可能充實地生活,而不是一輩子都在反抗它。」
當然,形成拖延的原因還有很多,文化、生理遺傳、個人心理及家庭環境等都能影響一個人長大後會否成為拖延者。特別是家庭環境,作者闡述了五種家庭傾向如何造成個人拖延的心理,它們分別是:一、施壓傾向:即是孩子有出色的表現才獲讚賞,孩子犯錯則代表失敗並為此感到羞愧;二、懷疑傾向:孩子做父母感興趣的事情時才得到鼓勵,孩子無法對自己熱愛的事情培養出信心;三、控制傾向:父母掌控與指揮孩子的生活,決定孩子所有事情,只期待孩子服從;四、依附傾向:孩子做甚麼事都以家庭為中心,難以開創自己的生活;五、疏離傾向:家庭中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彼此無法培養出親近或情感。這五種家庭模式可以造就以下五類不同的拖延者:害怕失敗型、害怕成功型、反抗權威型、害怕分離型和害怕親近型。很多拖延者是因為在家庭中無法培養出健康的自尊感,讓他們對失敗、成功、權威及關係產生恐懼,以致做出拖延行為。
作者不單闡述拖延行為的心理及成因,也提出建議,若你習慣拖延,想作出改變,這本書值得你參考。
若想了解五類不同的拖延者,可參閱:
吳慧華。〈恐懼——拖延的起點〉。「明光社」。2020年4月3日。網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恐懼拖延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