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裏沒有懼怕 ── 與「性屬身份混亂」和「性沉溺」者同行

採訪: 張勇傑 , 歐陽家和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26/01/2010

活在一個情慾橫流的色慾城市,同性戀浪潮和色情文化不斷衝擊傳統的價值觀念,青少年的同性戀和性沉溺情況確實令人擔憂。黃偉康博士告訴我們毋須懼怕性屬身份混亂和性沉溺的人,反要以愛心來關懷他們,因為「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加州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在香港完成中學課程後到美國升學,曾任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醫學院精神科助理教授。他以多年的臨床經驗為參加者講解性屬身份認同(Gender Identity)和性沉溺的問題。他笑言:「我是一個有華人身份文化、西方訓練的男人。」
 

關係問題從關係著手

「沒有人是希望自己性屬身份混亂的,他們都是有價值的人。」黃博士指出不少人有同性吸引(Same Sex Attraction),但他們並不一定是同性戀者。同性戀其實是一個關係的問題,所以要處理因同性戀出現的問題也要從關係方面介入。

他表示性屬身份認同主要在嬰兒期(出生至4歲)和兒童期(5-12歲)形成,父母要在這兩個階段中讓子女的性屬身份健康地建立,如母親栽培養育她的兒子成為一個男孩,父親栽培養育他的兒子成為一個男子漢。

 良好依附才能良好獨立

黃博士表示孩子在18至36個月將通過一個「分離和個性化」(Separation and Individuation)的過程,學習獨立和脫離最主要的基本保護人員(如母親),獲得自主的感覺。而依附關係
(Attachment)對嬰兒期或兒童期的性屬身份建立十分重要,依附親近能產生安全感,這比餵養更重要。
 
在健全的家庭關係中,孩子通過「分離和個性化」與母親分開,並與父親建立依附關係。若孩子試圖依附父親但遭受拒絕,孩子便經驗到傷害和打擊,嚴重的話會產生防衛性心理隔離,與父親情感分離,並引起防衛性心理過份依附,需要重新依附與母親的情感關係才有安全感。結果,兒子與母親的關係太親近,發展不足男子氣概;女兒在父母的敗壞關係中心理上受到創傷,放棄了女性化的角色,發展不足女性溫柔。
 

同性戀──沒選擇的出路

黃博士認為孩子在兒童期(5-12歲)出現性屬身份混亂(Gender Identity Disorder)時,家長和老師不需大驚小怪,可暫時接受孩子這種態度,參與個人性別身份輔導和家庭治療。家長和老師也可幫助兒童與同性的朋友建立良好的關係,對男生的男性化行動/女生的女性化行動加以鼓勵和肯定。若兒子的男子氣概不足,母親的角色須稍為撤退,父親多介入兒子的生活,增加父子間的活動。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DSM-IV)說明童年有性屬身份混亂的人會發展出同性戀和雙性戀的情況。面對性屬身份混亂的個案,黃博士稱病人並不是子女,也不是父母,病人是出現問題的家庭關係。他說:「同性戀不是一個選擇,他們不是自願的,是痛苦中沒有選擇的唯一出路。」黃博士認為同情和愛心應大於公義,所以他沒有視同性戀者為敵人,反而是他關愛的對象。
 

性沉溺──虛假的親密關係

黃偉康博士隨後分享色情和性沉溺的問題。黃博士稱人對依附、分享、親密、刺激、滿足和幻想的需要形成一股推力,而網絡色情的特性──方便(Accessible)、可負擔(Affordability)、匿名(Anonymous)則形成一股拉力,這個推拉效應(Push-Pull Effect)促使人墮進色情和性沉溺的情況。他表示性沉溺是一個虛假的親密關係,是人面對孤獨、自卑、沉悶等負面思想時的解藥,但亦顯示出人對真正的愛的渴望。
 
沉溺者要知道單靠自己是不能解決沉溺問題的,他需要一個媒介幫助他脫癮,這個媒介可以是一個組織或輔導工作。黃博士認為要幫助沉溺者就要以真正的愛來戰勝虛假的親密,以說話來肯定和贊同沉溺者值得鼓勵的地方,幫助者也要付出時間和精神與沉溺者同行,陪伴沉溺者度過內心軟弱的時刻。正面的刺激活動、健康的身體接觸、新奇的冒險旅程也可幫助沉溺者擺脫沉溺行為。黃博士表示沉溺者不能一次過戒除壞習慣,但沉溺的次數減少已是一個進步。

關心友、香港性文化學會及明光社在2009年11月27至28日在播道會港福堂舉辦了「愛中無懼──青少年之性、情、色」講座,講者是加州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和本港精神科醫生康貴華醫生,兩日下午亦設有四個不同主題的工作坊。出席者大部份為教師、社工和教牧同工,合共有220人次參與。

 

要救一條命!--處理整個人不僅同性傾向

常說,同性戀者特別敏感,容易受傷,要過健康生活很難。

有人以為只要他們肯接納同性身份,打破社會歧視,就可做個快樂同志;有人認為除了重投異性戀的懷抱,別無他法。

與同性戀者同行20多年的康貴華醫生聽罷這種典型的二元論述,不免感慨:「為甚麼我們將我們自己局限在我們的意識形態中如此狹窄的部份呢?」

處理同性戀者的整全生命,在精神科醫生康貴華的心中,比他們的性傾向更重要。康醫喜歡用生命影響生命,在「愛中無懼」的講座中,就播了多位前同性戀者的分享,當中前男同性戀者Kelvin都站到台前,現身說法,娓娓道出他13歲開始發展同性戀,掙扎10年,其後成家立室的故事。康醫說每次見到Kelvin都覺得他越來越man,而且有一般男仔沒有的溫柔和體諒,是個好老公。
 

饒恕復和重尋意義

這類個案對康醫來說,是少有的。根據康醫的經驗,以及外國的數據均發現,不少要求改變性傾向的受輔導者,他們如能減少同性吸引,不作回應,持守貞潔,已經十分成功,要受異性吸引,甚至結婚生仔,就更少。
 
所以,他認為輔導的重點,應該是生命,包括重建和接納自己的性別身份,提升自我形象,建立非性愛的同性友誼,與父母、家人饒恕復和,重拾人生目標和意義,改善抑鬱、焦慮、空虛感和減少因性傾向而產生的羞恥感等。

接受傾向沒有歧視

現時有不少社工以性傾向是天生、不能改變為由,只着求助者接受自己的性傾向。康醫不認同這做法:「就算他接受自己的性傾向,但他會失戀,失戀好痛苦,甚至失好多次,比異性戀更多。難道我們就不用關心這些嗎?真的以為只要他接受了自己的性傾向,社會不歧視,就『一天都光晒』嗎?」
 
康醫認為,當處理性傾向困擾的個案,必須以尊重個人的自決和選擇為原則,不宜強迫別人改變同性吸引,但也不要禁止別人尋求改變。他說:「你關心的人,每一位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是獨特的,你要分別去想,怎樣與他同行。」
 

同場四個工作坊:進一步認識援交、愛滋病和同性戀……
 
第一天
 
援友青年同行者的介入要訣
 
過往一年有關援交的新聞不斷湧現,援交亦成為學校性教育的熱門題目之一。教師和社工如何與援交青年同行呢?
 
路德會外展社工吳巧華女士在研討會第一天的《認識少女援交現象與介入》工作坊表示,青少年工作者需要包容一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性價值觀,避免表達失望與批判,讓曾經援交的青年相信能被接納,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安全安心重建自己價值的環境,讓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或心情負上責任,鞏固愛惜自己的能力。
 
體驗病人感受 正確認識愛滋病
 
愛滋病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病,不少人從網上、電視或者學校都學過,但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總監程翠雲女士卻用另一種方法,讓我們「經驗」甚麼是愛滋病。
 
程翠雲在第一天的《正確認識愛滋病》工作坊,透過角色扮演和肢體活動,讓大家想像自己一旦被確診為愛滋病病毒帶菌者後的反應。參加者經歷活動後,都深深體會到愛滋病帶菌者的心理壓力和掙扎。她分享不少與愛滋病人溝通和關顧的經驗,希望各參加者日後多關心愛滋病人,有需要時伸手支持和鼓勵。

第二天

以愛回應有同性戀傾向的學生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傅丹梅女士在研討會第二天的《同性戀者在校園》工作坊指出,在香港,同性戀運動已漸漸滲進校園。她表示要以愛心回應有同性戀傾向的學生,聆聽他們的心聲,與他們同行,但對一些推動同性戀運動的活動及課程卻不可照單全收。
 
前線社工謝翠薇女士則表示輔導有同性戀傾向的學生時要重視學生的感受,為他們提供同性戀以外的選擇,但抉擇的是學生而不是社工。她認為我們要先維護自己的家庭,多關心有需要的學生,更要積極在政策倡議上表達意見。

留意同運議題 隨時作出回應

由十分一會開始,香港的同性戀運動一直都在發展,而且越演越激。同志爭取平權呼聲日盛,在社會的角色和地位亦日趨正面。如何可以扭轉歪風呢?
 
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主任麥沛泉先生於研討會第二天的《同性戀運動在香港》工作坊中表示,同志除了透過法律、社會運動爭取權益外,亦透過學校和傳媒等方向灌輸同志的正面價值觀,讓同志社群得到社會人士支持。為抗衡同性戀運動,他鼓勵參加者多留意有關同性戀的新聞,並勇於向不同機構反映對同性戀運動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