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滲透校園的同性戀運動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7/2012

學校是傳達知識和培養價值觀的地方,只要積極地在教育層面作出某一向度的價值教育,假以時日,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會改善,同性戀教育亦一樣。 

對比歐美國家,香港在同性戀議題上尚算是一個保守的地方。美國加州在2007年通過法例,要求幼兒園至12年班的教科書、課堂內容或其他學校舉辦的活動都必須正面地描述同性戀、雙性戀、變性、易服者甚至同性婚姻。加州政府更在2011年通過「公正教育法案」,要求學校從幼兒園至12年班的課本及教材正面宣揚對加州及美國有貢獻的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變性者,並以他們作為「模範」。

GLSEN是美國一個活躍的同性戀教育團體,它大力推動學校成立GSA(Gay-Straight Alliance),由1988年起已成立4,000個。GSA是學校內的學生組織,成立目的是為校內不同性取向及性別認同的學生改善學校氣氛,但現在已成為美國校園的同性戀運動推動者,組織各種支持同性戀的活動如靜默日、同性戀遊行等。
 

恐教育淪為同運工具

回到相對保守的香港校園,同性戀教育尚未嚴重入侵。但根據教育局在2008年提出的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的性教育範圍內,是有提及同性戀內容的。課程架構提出初中生須學習以開放和關懷態度,認識不同人有不同性取向(例如: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等)。而在新高中的通識教育科中的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和單元二:「今日香港」,均有機會探討同性戀課題。
 
我們支持青少年須認識同性戀課題,學習尊重不同性傾向人士。但若將教育當作同性戀運動的手段,意圖藉教育改變新一代對同性戀的看法,甚至是美化或鼓吹同性戀行為,這是我們所反對的。除尊重與關懷向度外,教育局在性傾向教育層面上沒有明確的立場,所以社福機構、宗教團體、同志團體等對同性戀持不同立場的機構均有機會被邀請到學校作同性戀教育。
 
另一方面,香港政府由1998年開始設立一年一度的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旨在透過資助各項有意義的社區活動計劃,促進不同性傾向人士或跨性別人士享有平等機會,或為性小眾提供支援服務,每項計劃的最高資助額為10萬港元。早年的申請者以同性戀團體為主,但近年多了主流的社福機構申請。
 

校園鼓吹親同志立場

香港小童群益會自2002年開始,得民政事務局平等機會(性傾向)計劃撥款支持,開展了性向無限計劃,向各中小學推動平等機會教育。每年與近20間中學合作,向近8,000名中學生提供認識性傾向和平等機會教育,及為超過400名社工及老師提供相關訓練。性向無限計劃出版的刊物記載了很多同性戀青少年、家長和老師的故事,這些感性的故事令讀者深深體會到同性戀青少年在學校中遇到的困境,並教導成年人該如何幫助他們面對同性性傾向情況,過充實和積極的人生。
 
性向無限計劃鼓勵學生與老師尊重不同的差異,減少欺凌的工作是值得欣賞的。但是,在這些訊息的背後,該機構是以親同志(Pro-gay)的立場,支持同性戀運動,追求社會對於非異性戀(如:同性戀與雙性戀等)與跨性別的接受、包容與平等。該機構的facebook專頁轉載了大量世界各地同性戀運動的消息,可以反映出他們對同性戀婚姻、同性戀領養、同性戀教育等議題都持正面立場。
 

多元婚姻是最終目標

elements是性向無限計劃的同志義工組,他們積極與本港的同志團體合作,參與本地不同的同性戀運動,如世界不再恐同日和同性戀遊行等。一些同志團體不止推動同性戀運動,而是性解放運動,推動多元性愛、爭取兒童性權、反對色情管制等。現在本港同性戀遊行的口號雖然還停留在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和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其實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多元婚姻。

從外國的經驗我們得知,校園是同性戀運動的目標,從年幼時開始灌輸同性戀是自然、正常,與異性戀沒有分別的生活方式,培養他們成為日後同性戀運動的支持者。

尊重不同性傾向的教育是重要的,但要小心滲進同性戀運動思想的同性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