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開放風潮下香港家庭面對的困境及出路研討會

整理及撮要: 關浩然   |   香港性文化學會執委
15/03/2004

十多位維護家庭聯盟的發起人,在聯盟主席陳黔開牧師帶領下,在台上發出以下呼籲:「我們呼籲社會各界人士、傳媒、社會服務機構、教育團體及教會,積極維護及宣揚健全婚姻及家庭之價值信仰,更多關懷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家庭,推動健康的家庭教育。我們呼籲已婚人士及家長,以身作則,維護及尊重婚姻的盟約,在家庭中以愛相繫,承傳家庭文化的價值。使下一代能在健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身為子女的,珍惜家庭,愛護家人,重視婚姻/家庭的價值。我們呼籲政策的制定者,於政策制定時著重維護婚姻/家庭之價值理念,並認真考慮政策對婚姻/家庭及下一代所造成的影響。」這是維護家庭聯盟於今年2月8日舉辦的「維護家庭──性開放風潮下香港家庭面對的困境及出路」研討會中的壓軸環節,當日雖然天陰雨濕,但仍吸引了約三百卅位朋友前來參與,擠滿了九龍循道中學的禮堂。

在三位嘉賓演講之先,研討會主席──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先首先以電腦簡報勾劃出本港的婚姻近貌。他指出近年來本港的離婚率上升,而結婚率及出生率皆下降;有調查指出,四成人表示曾有婚外情,也愈來愈少人願意為維持婚姻花上努力,對婚姻抱著合則來不合則去的態度。由於港人工作時間愈來愈長,家長照顧子女的時間愈來愈少,使家庭凝聚力下降,也進一步削弱婚姻的穩定性。傳媒傾向塑造婚姻的負面形象,描寫婚姻的素材常是圍繞夫妻不和,而電視劇集中的性行為多數是在婚姻以外,在第一類刊物中亦充斥著色情的資訊。另有調查顯示不少青年人接受同居、婚前性行為、多重性伴侶、墮胎及婚外情等。此外,同志運動爭取社會承認同性婚姻,也在政策層面動搖婚姻制度。稍為慶幸的是,在最近一項調查顯示保護家庭仍是高企於眾多排列價值之首。蔡先生簡述現今婚姻近貌之後,就由三位講員分別從不同角度探討一夫一妻婚姻制對社會及下一代的意義及重要性。

首位演講的嘉賓講員是資深精神科醫生陳嘉璐女士。她認為由雙性別的家長組成的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上比由單一性別家長的家庭更能提供有利的環境。陳醫生指出,孩童需要模仿父母來學習及了解兩性社交的行為及概念,例如學會怎樣面對衝突,處理情緒等。孩童能在一個穩定的環境裡獲得愛護,對孩童培養自信心和抗逆力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男女兩性家長所組成的家庭比單一性別家長更能塑造出一個具備差別性的環境,兩性之間更易顯出強與弱,柔與剛之差別。在這種差別環境下,孩童所體會的人際技巧會更豐富。

接著,資深社工梁林天慧女士關注到社會現時過份注重感覺,而學術界近年也偏重個體的主觀經驗,對社會的整體性的關注不夠。她認為當過份偏重個體經驗及感覺,婚姻的穩定性便容易動搖,繼而也削弱社會的穩定因素。她指出傳播媒介不斷刺激市民對性的慾望,無論劇集或廣告都常以性作招徠,鼓動人對性親密的渴求。然而在東方文化背景下,對外人客氣,對親密的人反而生疏,配偶間的溝通常見不足,易有積怨,長期則減低了凝聚力。在以性為重的潮流下,丈夫在性事上往往講求快餐式的即時滿足,並以為有美好的性生活就是婚姻的關鍵,因此若妻子在性方面未能滿足他,便往往感到婚姻不美滿。至於節制、替對方著想等夫妻間相處的要素,卻漸已被人忘記。梁林天慧女士認為,當婚姻建基於易變的感情時,婚姻便不會長久,易變的關係不能產生安全感,也難有滿足感,更不能扶助人跨過人生路上遇到的種種風浪。現代夫妻在諸多誘惑下,若不努力維繫婚姻,便易生危機。長久穩定的關係才能滿足人的心理需要。梁林天慧女士引述外國經驗,指出男同性戀的伴侶關係一般並不長久,平均約維持1年半,此外,一般來說,他們的性伴侶較多,平均一年裡有8位不同的伴侶。但在異性戀關係上,則有67%能有長達10年之久的關係。她認為現時急需更多的鞏固婚姻的服務,如更多的性教育,更多的婚前輔導,更多幫助夫妻溝通的活動等。梁林天慧女士提出要戀愛,須先戀家,並呼籲與會者關注同志婚姻對社會整體造成的影響。

「從心會社」社長吳思源先生以拆字開始,分析中國字裡的「家」,是家中一群豬。「安」字是家有一女。「守」是家中有秩序。其餘「寰」,「穴」,「室」等中的「笠蓬頂」,是一個保護傘。吳指出神造萬物並非孤立,乃各從其類,彼此相關,各有秩序。中國也對這秩序有所體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陰陽配合,秩序井然。人為萬物之靈,有自覺性,超越本能。這隱然神秘的歸類和秩序,對人的精神文明十分重要。它使人有歸屬感,能歸屬於一家庭。另一方面,男女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可見於亞當夏娃同有神的形象,男人卻受造於伊甸之外的曠野,有開荒的本能,具獵人的性格,習慣混亂;女人則受造於園子裡,對家庭、和諧與秩序有天生的愛慕。男女結成夫婦,能把兩性的差別帶進家庭,讓孩子學習兩性的特性。他認為孩子可以在家庭裡,從一眾親人身上學習到七件十分重要的事,包括秩序,情感教育,責任感,包容和耐性,面對成敗得失的應變力,愛與被愛,生活的技能和智慧。他強調守護家庭不只是政治運動,乃是各人活出家庭在受造時所賦予的角色、位份與關係。雖然大自然也有變異,但不能反曲為直,正如大自然有日月的常態,但亦有日蝕月蝕的現象。在家庭的課題上,他認為應按創造的秩序,建立男女陰陽互補的家庭,讓孩子在天然的環境下長大。結束時他引用一澳洲例子:當地法院曾下令禁止某人帶著其一月大的幼子同去餵哺鱷魚,因此舉令該幼童暴露在不必要的危險之下;吳先生盼望社會大眾在檢討不同的婚姻制度時,須替孩子們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在三輪精采的演講後,還有超過30分鐘的熱烈問答時間,眾發起人在最後宣讀《維護家庭約章》,聚會便圓滿結束。
 
(本文內容未經講者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