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旅遊節目看世界
燭光網絡 97期 (p.7)
有學者指出,旅遊是捕捉一刻永恆,之後讓人快快樂樂重投資本主義世界的異化(簡單點說,就是「玩完,返工,再玩」)的過程。[1] 以前到外國旅遊是有錢人的玩意,因此早期的旅遊節目主要是讓沒有能力去旅行的人,透過看電視,亦能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所以有《寰宇風情》、《大江南北》和《絲綢之路》等節目。
離地的旅遊節目
不過,近年的節目,已減少了「觀光」等資料性的部份。而且,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資料並不再是首要,更重要的是旅遊的體驗和經歷。不過,現時不少無綫的旅遊節目,當中的旅遊體驗和經歷,大部份與日常市民的實際經驗相差甚遠,當中又以《叻哥遊世界》為甚。該節目以豪玩豪食為主題,但最後見到的卻是「土豪式」浮誇的旅遊方式。節目製作人以為這樣就滿足了香港觀眾「去唔到的地方給你看看」的想像,豈料最後卻被劣評為「Out」和「Bad Taste」。[2] 可見無綫的旅遊節目部份內容非常「離地」。
旅遊淪為廣告時間
另一種不難發現的節目形式,就是節目與旅行社掛勾,結果最後不能避免要去部份指定的景點,於是又回到飲食節目和購物雜誌的公式,變成典型的「旅行團節目」。近年隨著旅行社也搞「自由行」,推出一些酒店機票加自駕遊的套餐,於是又發展出另一些節目,由藝人主持自駕旅行,不過這只是另一種「旅行團式」的旅遊節目。
這些旅遊節目並不是讓觀眾看到風土人情,而只是提供一條路線,一條可以跟著旅遊的路線,預先被設定了看甚麼,吃甚麼,住甚麼,買甚麼,用甚麼交通工具。然而,這並不是介紹旅遊,這只是介紹一條消費之路;一路走來,都是一貫的付款與消費。
旅行就是生活體驗
就是所謂再好一點的旅遊節目,當中賣弄點感情的藝人故事,也始終難以創造一種共鳴。畢竟,旅遊的意義就在體驗沒法完全把握的陌生環境,或者體會很多與自己居住地的不同之處。有些人旅遊是看風景的,有些人是純粹消費的,有些人是體驗城巿,在城市中遊走的,有些人與別人互動,體會生活的點滴,或者透過人在異鄉的「優勢」,做些平時不會做的事,以製造旅遊回憶。
所以,旅遊所謂的增廣見聞,其實更多是生活的體驗。不少人說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在日常生活已經不能體驗生活。古時的「旅人」,並不是著眼於要遊覽最多的國家,他們基本上就是「探險」,要不然就是朝聖。今日的旅行,卻只是由平日的機械人變回會生活、會感知的人;但旅程終結後,就要回到機械人的生活中,努力賺錢。如果在旅行那幾天停留的,仍只是飲飲食食,被景點所震撼的層面,之後沒有人性的交流時,旅遊就沒有讓我們重拾久違的人性。與此同時,旅遊節目則令我們進一步在旅行時繼續淪為機械人。
人失去人性,靈裡枯乾,在這大城巿的大氣候中,或許正常不過——若果大家根本沒有期望過旅遊可以為自己帶來甚麼的話。
[1] 〈出走旅行的演化〉,《BREAKAZINE!》,014期。
[2] 〈悶到極的旅遊節目〉,路訊網,網址:
http://www.roadshow.hk/blog-spotting/humans/entry/2013-05-21-03-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