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整理: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1/07/2013

大眾文化與倫理對談系列  第三回

 

流行文化可以與信仰對話,小說也不例外。只是,當讀者一開始便帶著倫理道德觀來審判小說的時候,可能永遠都無法欣賞小說,也無法與小說對話。5月30日的晚上,榮獲第三十三屆湯清基督教文藝獎的得主艾阮博士引述了不少西方文學家的說法,為20位朋友打開如何欣賞小說之門,讓大家與小說進行信仰對話之前,先了解何謂小說。

 

了解並欣賞小說本身

小說如電影媒體一樣,有自己的溝通方式,若先學識以電影的術語去欣賞電影會較有趣。同樣,小說有它自己的系統及語言,讀者應以它自己所呈現的方式來欣賞。

甚麼是小說?艾阮博士引述匈牙利哲學家盧卡奇的《小說理論》:「上帝拋棄世界後,史詩墮落為小說」,即歐美小說的源流來自史詩。然而,小說有它自己的魅力。俄裔美國小說家及文學評論家納博科夫提及「沒有一件藝術品不是獨創一個新天地的。所以我們讀書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要研究這個新天地,研究得愈周密愈好。我們要把它當作一件同我們所瞭解的世界沒有任何明顯聯繫的嶄新的東西來對待。事實上好小說都是好神話。」言下之意,小說是一個新天地,是一個與現實世界不同的天地。

王安憶亦有類似的說法:「小說是甚麼?小說不是現實,它是個人的心靈世界,這個世界有著另一種規律、原則、起源和歸宿。但是構築心靈世界的材料卻是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現實世界。小說的價值是開拓一個人類的神界。」

正因小說是一個新天地,是心靈的世界,這就解釋了為甚麼人熱愛看小說。當人在現實世界經歷到痛苦時,一進入小說世界,便好像進入了另一個地方休息,平時不敢做、不敢想的事情可以在那裡做。因此,人若不忘記現實,帶著道德倫理的審判眼光,又或以看新聞及記錄片的心態去看小說,則永遠無法欣賞小說的世界。

真與假不是小說所關注,小說的價值是要開拓人類的眼界,也在於如小說家昆德拉所指出,小說研究「存在」。在科學文明之下,「存在的被遺忘」,意指人類以為科學可解決一切問題,卻再也看不見自己,看不見世界。而小說正正是修補現代文明所帶來的缺陷,對人的存在進行勘探,讓人仔細去看人的存在。

 

信仰與小說對話

小說是神話、是謊言,人不可以以道德倫理審判小說。但這並不是說基督徒因此便不能看小說,又或是不能與小說作信仰對話。對話意味著大家有共通之處,而信仰與小說的共通之處在於大家都是關乎生命。信仰不是死板的道德規條,信仰是生命觸摸生命。可以是耶穌基督的生命觸摸我們的生命。當我們傳遞生命時,也是透過自己的生命傳遞開去,這就像把一個燃點的火把繼續燃點下去一樣。

小說在小說家筆下成為存在的勘探者,發現人們的多種可能,因此人物與他的世界都應被作為諸多可能來理解。當小說家創作小說時,他們傾聽的是小說的智慧,容讓筆下的角色仿如有生命的向作者和讀者呼喚。作者關心當中的角色人物為何會有這些反應,他們經歷了甚麼。而當讀者嘗試深入人物世界時,亦同樣從中理解人物的個性,發掘出他們的人生。

艾阮博士引用了何子江《別對生命說教》當中兩個故事及其分析,即場與參加者分享如何不即刻落入倫理判斷中,卻又能與小說對話。以喬哀斯的《憾事一樁》為例,若然讀者一看便只著意男主角毅然拒絕婚外情這一倫理話題,便看不到小說的重點。作者刻意地描述男主角性格冷漠,為人刻薄,最終提及「他感到孤寂」,便是「把素材升華,直剖人性,辛辣地訴說人自設的困境。杜費理智冷漠,與現實疏離,以自我為中心,害怕情緣會顛覆安全感,干擾固定有序的生活;結果,孑然一身,顯出自己在愛面前的殘缺,並間接將女方置諸死地。懼於委身,就是憾事一樁。」當讀者不聚焦於婚外情題材,而是人性本身,對話便開始了。何子江想到「耶穌死於十字架,義無反顧地為人贖罪。或許,我們想著的也是確保自己的生命模式不受傾覆,於是對十架上的獻身無動於衷,踟躕不前,沒有回應……以命相許,就是委身。」

又如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表面上是一個令人蕩氣迴腸的浪漫愛情小說,但深入了解當中角色人物性格後,便知道並不是這麼一回事。這故事反映了情的陰暗面。男主角五十年來始終以女主角為至愛,但卻與數百名女子有過關係。為了女主角,他不顧身邊女人的死活,一心只想女主角的丈夫死去。這讓何子江反思捨己與為己之別。「有夢無情…… 結果可能示人以涼薄…… 耶穌的愛,不在於攫取,乃在於捨己。耶穌也談復合;祂義無反顧,於十架上犧牲,為人贖罪,讓我們可以與神復和。祂付出生命,讓我們可以得著生命,正如祂所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福音繫於耶穌的捨命,動人以情義。對此,有夢無情的人是不會明白的。」

艾阮博士認為,做基督徒也可以是很活潑的。小說不是從理論精神中產生,而是從幽默精神中產生。小說的智慧是無法被人框住的,被人作很狹窄的判斷。人不必每每以倫理眼光判斷小說,但通過對小說人物的了解,讀者可以從中與小說進行信仰對談。當然,信徒若沒有穩固的信仰根基,與神有好的關係,有勤看聖經的習慣,也難以與小說進行信仰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