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香港?家是劏房?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30/05/2013

政府最近大灑金錢搞「家是香港」運動,希望能藉此增加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為香港「注入正能量」。筆者認為要提升市民的歸屬感決不是搞一整年的政治公關秀,而是踏踏實實地制訂長遠房屋政策,給市民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家。

近日,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公布了全港劏房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全港共有66900間劏房,當中近半欠缺作為房屋必要的設施,即食水供應、廁所等等,遠遠未能符合「獨立自足的永久性居所」這個由聯合國為「適當住屋權」訂下的標準。對於這批超過十七萬住在劏房的香港人而言,「家是劏房」或許比「家是香港」更能觸動他們的神經。

房屋不僅是一種投資產品,更是人的基本需要,只有當安居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才能使人樂業,為經濟帶來貢獻。當市民無需再為「無瓦遮頭」擔憂的時候,香港人才會有安全感,社會的矛盾才能逐步緩和,從而建立歸屬感。

劏房等惡劣居所之所以在富裕的香港還有「存在價值」,是因為特區政府歷年來欠缺長遠的房屋政策。雜亂無章的城市規劃及放任自由市場主導房屋的供應,使香港的私人房屋無論是租或買,價錢都不斷上揚,逼使未能上樓的市民捱貴租、住劏房。稍有經濟能力的則可能一生成為「樓奴」,每月將過半的收入上繳給地產商,這些狀況完全不利市民建立歸屬感。

對劏房居民而言,買樓或許已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奢望。他們只有一個卑微的願望:搬離那呎租比豪宅更貴的劏房,盡快上樓。不過,按現時政府計劃每年興建兩萬多個公屋單位的情況來看,上樓的願望似乎難以在兩三年來達成。

政府除了應研究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增建公屋,縮短在輪候冊上的輪候時間外,亦應研究在這段時間內如何改善基層市民的住屋狀況,例如:
  1. 向正輪候公屋的劏房住戶提供長期租金津貼;
  2. 重新推出租金管制條例,限制業主濫加租金;
  3. 改建合適的工廈作為臨時住屋,讓輪候公屋人士入住。

歸屬感是一種主觀感覺,是個人對一個地方的一份忠誠與認同。在香港這個資訊發達,民智已開的地區,這種主觀的感覺難以透過一系列政治運動去提升。反之,政府應在社會政策上多以市民的福祉為依歸,讓香港人能安居樂業才是建立歸屬感的正途。

曾經刊載於: 
關注範疇: 
社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