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偶感

羅遠婷   |   本社前編輯同工,現在英國展開求學之旅,尋問基督教與藝術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15/04/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地區:英國

這個學期只剩下一星期就完結了,時光飛逝;也意味著很快進入單打獨鬥寫論文的日子;即是和一眾死人……不,是和一眾名垂青史的學者對話的時候。不用上課,只是「一條友」自己寫文。

已習慣了封城下的學習生涯,對著電腦聽課,對著電腦發言,對著電腦大笑,對著電腦皺眉。大概唯一不變的是學習氣氛吧。

對比上一學期,今個學期內心踏實多了,也開始嘗試在上網課時發言。與香港最不同的是同學十分踴躍發表意見,各式各樣的意見也有;當然也會問問題。漸漸我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不敢出聲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怕別人的目光、怕自己問的問題太低質、怕自暴其短……看著同學表達各種意見,問各種問題,老師總會/總能回應及欣賞,其他同學(大多數)也沒有一副嫌棄的樣子。

大概在香港我們都慣於批評多於欣賞吧;我們也不太習慣表達自己。在兩種因素影響下,愈令人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有是少了那份空間與氣概:討論不等於純粹批評批判;提出回應不等同批評別人、找出別人的弱點。

有時候,批評其實(可能)只是想令自己顯得比別人有見識吧。歸根究柢,是對自己沒信心。

外國月亮不一定比較圓,在這裡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與人討論的氣概,相反在香港也有開放與真誠的討論空間。以上只是我一點小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