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學甚麼?

----同性戀教材「博覽」
陳碧珊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文化)
15/09/2006
北美「教育」新動態

最近,加州眾議院通過了由女同性戀議員Sheila Kuehl提出、意圖將同性戀意識灌輸給下一代的SB1437的提案,現只等待州長阿諾舒華辛力加簽署通過。此議案除了提出要將推崇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及接受同性婚姻的意識放進中、小學生的課本,教材及學校活動內。同時,亦不讓學生認識有關性病或愛滋病等負面訊息,此提案結果以46票比31票通過。[1]
 
此外加拿大卑詩省政府於2006年6月宣佈由一對同志伴侶檢討現時幼稚園至十二班課程,以加入有關同性戀、雙性戀、變性等內容;[2]換句話說,將來小朋友從幼稚園開始就會學到「同性戀是沒有問題的,跟異性戀完全一樣」,「同性家庭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課題。原來早於2001年,多倫多市教育部門便向學童灌輸同性戀並無問題的觀念,教導幼稚園至第六級的學童不一定要選擇異性作為日後的伴侶。據報導曾有一位學生要求不參與一堂播放男同志電影的課堂,但老師卻說她將因此取得零分。[3]
 
其實小朋友在學校要接受有關同性戀的教育在歐美國家絕非罕見,2005年在美國麻省就有一位父親David Parker知悉其6歲之小孩要在學校接受與同性戀有關之教育後,試圖阻止及與學校交涉。[4]Parker建議每當有同性戀教育時,他可帶走兒子,但不被接納。2005年4月,當他兒子要上性教育課時,他到學校要求帶兒子離開,最後Parker被警方拘捕並以手銬鎖著帶走,理由是他擅自闖入其兒子校園。而當時該學校正準備討論Parker提出反對將同性戀議題列入其兒子課程之事宜。最後,雖然當地警方已於同年10月撤銷對Parker的控罪,但無法改變的是他不能阻上兒子在學校接受有關同性戀的教育。

新世代兒童讀物

究竟是甚麼的「同性戀教育」令Parker如此擔心?據報導,Parker是看到兒子的一本名為《家庭裡都有誰?(Who’s in a family)》的書,書上有一幅圖片是一對女同性戀「夫妻」帶着孩子,給家裡的小狗洗澡。[5]其實除了此書外,在外國還有很多的描述同性戀生活的故事書,如同志童話故事《King & King》、《King & King & Family》;描述小朋友與兩位爸爸相處的故事《Daddy, Papa and Me》、《Daddy’s Roomates》、《Daddy’s Wedding》、《One Dad, Two Dads, Brwon Dad, Blue Dads》;小朋友與兩位媽媽的故事則可見於《Asha’s Mums》、《Heather Has Two Mommies》  《Emma and Meesha My Boy: A Two Mom Story》及《Molly’s Family》;由同性戀者組成的家庭亦與我們一般所理解及接受的家庭一樣,並列於《The Family Book》、單親家庭、成為描述不同家庭類型等等,還有很多很多,可見有關的圖書相當普遍…
 
除了以上的讀本外,學校課程中加插有關同性戀的教育亦非常普遍,各地的教育組織亦紛紛出版不少教材供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如Council of Europe的Manual on Human Rights Education with Young People中有關同性婚姻及性傾向平等的內容[6];由同性戀組織GLSEN推出的The GLSEN Lunchbox,更是一套相當完整及有系統的教材,除教導學生要完全接納同性戀外,更以不同學校的成功例子教導同性戀同學如何改變學校有關的政策、提醒學生「恐同症」[7]人士對同性戀者作出的傷害、同性戀學生的真實故事分享等;台灣方面,自從2004年實施了包括性傾向平等的「性別平等教育法」後,鼓吹同性戀風氣及文化的教育亦可直接的進入學校,如具相當爭議性的「認識同志手冊2004」,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3期更以「同志教育」作為主題,內容除了兩性平權外,同樣有不少篇幅鼓勵學生肯定及接納自已同性戀的傾向等。
 
雖然,香港的情況未及外國的嚴重,惟同志文化及鼓吹同性戀的風氣已在我們的社會上不同的空間中蔓延,如電影、電視節目、甚至是流行曲等。而且自從社會上掀起一番對「同性戀」及「性傾向歧視」立法的激烈討論,不少同性戀者紛紛「出櫃」,向公眾講述他們被社會排擠、壓迫的經歷,認為社會歧視他們這些「性少數」群體,因此要求政府有關當局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同時,不少社會人士更認為有關條例的立法是國際的大趨勢,立法是必然的。

認「同」訓練

為了幫助青少年對性傾向歧視立法及相關議題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以減少此問題在年青一代之中擴大。本社承蒙「維護家庭聯盟」撥款資助製作兩個有關的教材套:
(一)  《性傾向歧視立法》教材套,期望為中學教師、青少年導師提供一份整全、客觀及多角度探討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資料,以幫助青少年更全面了解「同性戀」、「性傾向歧視」及其他相關議題,如同志運動、歧視定義、多元社會下的平衡等,共同締造和諧共處的社會。
(二)  《我的同志朋友》教材套,由於近年學校內愈來愈多學生主動「出櫃」,對周遭同學產生不少的影響,同學間的相處亦起了不少問題、因此,我們期望此教材套幫助中學生正面認識「同性戀」及學習與同志同學相處的技巧。
 
為配合兩個教材套的推出,我們於10月下旬至11月初舉行連串的「《性傾向歧視立法》及《我的同志朋友》教材套」教師訓練,內容豐富,歡迎校長、中學教師、學校社工及學生輔導員參加,詳情請留意本社網頁。

 

 
[4]參”Lawyer says state to frop case vs. Lexington father”. Boston.com News, 20.10.2005
[5]參 青年報(上海),2005年10月25日
[6]參Manual on Human Rights Education with Young People – Council of Europe
     http://www.eycb.coe.int/compass/en/chapter_2/2_24.html http://www.eycb.coe.int/compass/en/chapter_2/2_38.html
[7]同志組織一向將所有不認同同性戀的人扣帽為「同性戀恐懼症」,即所謂「恐同症」(homophobia),認為所有不認同同性戀的人都是一種對同性戀的非理性恐懼及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