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關係與身心靈健康

受訪者:區祥江博士 撰文:梁永豪先生   |   區祥江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副教授,前突破輔導中心總監。區博士近年對男性及夫妻關係問題深入研究,尤有心得,為多項有關課題的公開講座講員。多年來,區博士亦致力寫作,出版書藉包括《愛你才跟你吵:夫婦相處和睦的40個秘訣》、《化解婚姻中的13種危機》、《夫婦輔導的理論與實務》、《教好孩子——父母的7個角色》等。 | 區祥江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副教授,前突破輔導中心總監。區博士近年對男性及夫妻關係問題深入研究,尤有心得,為多項有關課題的公開講座講員。多年來,區博士亦致力寫作,出版書藉包括《愛你才跟你吵:夫婦相處和睦的40個秘訣》、《化解婚姻中的13種危機》、《夫婦輔導的理論與實務》、《教好孩子——父母的7個角色》等。
 
 梁永豪先生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責有關家庭、婚姻、性傾向歧視等的法律研究、資料搜集與整理,並繕寫相關文章。梁永豪畢業於理工大學會計系,其後取得倫敦大學的法律學士及中文大學的金融理學碩士,多年來在銀行界從事會計及財務工作。
22/06/2016

1. 前言

婚姻是人生大事,所組成的家庭亦是構建社會的重要單位,故此,無論是已婚或未婚人士,都須從不同角度對婚姻多加了解。本文的目的,是從心理學角度去了解婚姻,主要分為兩部份,上半部先從心理學角度,闡述婚姻對個人帶來的好處,以及若解除現行婚姻對性別、人數、年齡的限制,會對個人產生的影響。下半部則會談及婚姻之道,包括夫妻相處之道、孩子管教之道,以及如何維持一段美好的婚姻。
 

2. 婚姻的好處

婚姻的好處在於有了一個伴侶後,能夠解決一個人的孤單感以及情感上的寂寞,並在人生高低起跌的道路上,彼此支援,分擔生活上的大小事情,例如生病有人照顧,失業時有經濟及情感上的支援。男人在婚姻中的獲益較女人為多。一方面,男人婚後有妻子照顧,對其身體健康及情緒有好處。男人有了一個家後,亦會在事業上較為進取。另一方面,女性對家庭的責任感較大。對在職女性來說,她們總希望平衡事業與家庭,一般會肩負較多家務,亦較緊張子女的教育,故她們會較男性辛苦及壓力較大。男人因較著重事業及經濟,對家庭的要求較低及不會太「上心」,故男性在婚姻中的獲益較付出為多。

若一個人心智成熟及情感健康,則可通過和一位異性一起生活,學會如何處理差異及衝突,學習互相協調及互相支持,使他更加成熟。婚姻是一個磨練人的「熱窩」,使他成為一個成熟、懂得與人相處及體諒別人的人。但若雙方關係處理得不好,婚姻會造成衝突,帶來情感方面的傷害,甚至離婚收場。故此,結婚是否勝於單身,要視乎個人的特質而定。我們要持平,不要認為婚姻一定較單身好。單身人士也可有豐盛的人生,若一個單身人士較為外向,並主動建立支持網絡,他/她也可以得到一些已婚者沒有的好處。
 

3. 婚姻的限制

婚姻制度普遍對性別、人數、年齡等設定一些限制。近年,歐美國家紛紛解除對性別的限制,認可同性婚姻。要注意的是,從教養孩子的角度來看,異性伴侶對孩子所提供的全面培育,是同性伴侶無法給予的。在兩性家庭中,父母在養育孩子一事上擔當了不同角色,孩子可以獲得較全面的照顧及教育,明白男女的差異,了解如何承擔男人及女人的職份。這對孩子的個人成長以及對性別的認同較為有利。

若解除對人數的限制,容許一夫多妻(或較少有的一妻多夫),則會對夫妻關係帶來不良的影響。一夫一妻對女性來說較為安全。由於丈夫只專注於一個妻子,故此可為妻子造就一些養育孩子的較佳條件。一夫多妻的現象令到某些男人無法找到配偶,於是帶來社會不穩定,及衍生娼妓的問題。另外,婚姻是排他的,要和其他人分享一個人,情感上難以接受,也失卻了兩性相愛的重要條件。一夫多妻會令情感分薄,從而出現爭寵、妒忌、猜疑、比較、以及被冷落等情況。很多時候一夫多妻都是一種經濟交易,例如,女方想藉婚姻去改善娘家或自己的生活質素,而男方亦往往視女性為獵取的對像,因而關係上不對等。若剔除經濟因素,純以感情而言,一夫一妻實較為理想。

年齡方面,一些理論指出,不同年齡的人會有代際的差距。[1] 以現今社會的變化速度來看,兩代人的年齡差距或許會愈來愈小。故此,若夫妻的年齡相差太大,不同步的機會亦會較高,例如,當一方仍想探索這世界時,另一方可能已經希望安定下來。這種差異,在結婚初期未必明顯,但往往會在人生的較後階段才突顯出來。當然事情總有例外,有些時候情感可以跨越年齡的界限。另外,婚姻是一種較複雜的關係,要有一定的成熟程度才可以處理,故年紀太小的不適宜結婚。除了經濟考慮外,老夫少妻的出現可能是因為女方缺乏父愛,想被人照顧。但這種照顧與被照顧的關係不是一種對等的關係,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4. 夫妻相處之道

相對於現代的夫婦,上一、兩代較能維持長久的婚姻。究其原因,以前婚姻的目的是以建立家庭及傳宗接代為主,不太著重雙方感情的建立。加上以前的婦女經濟上不能獨立,故縱使對婚姻有諸多不滿,仍只能認命,或將心思寄託在孩子身上。另外,前人(尤其是女性)視離婚為一種恥辱,進一步減低了離婚的可能。故此,以往的社會結構及觀念造就了長久的婚姻,夫妻在婚姻是一生一世的前提下學習磨合。

現代的婚姻以感情為重,加上女性經濟獨立,故沒有了以往造就長久婚姻的客觀因素。縱使如此,夫妻若以破釜沉舟的態度處理婚姻,以較長遠的眼光看待婚姻,仍可造就一生一世的婚姻。若夫妻一早已預備不合就離,便沒有了磨合的動力。

都市人生活忙碌,但夫妻仍要付出時間,建立感情,不能只顧經濟及子女的學業。家庭裏,夫妻的關係是首要的,若兩人關係好,便可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予子女成長。故此,若夫妻的時間有限,首要應是改善夫妻關係。夫妻關係不好會影響雙方的情緒,從而影響對孩子的管教。

另外,不少夫妻認為有孩子的婚姻才算完滿,故此,若出現不育的情況,往往會感到沮喪。除了人工受孕外,夫妻亦可選擇領養孩子。若孩子是從嬰兒時期領養,他與養父母情感的聯繫可以與親生父母無異。若決定不領養,夫妻仍可擔當一些培育下一代的角色,例如,多親近親戚的孩子,或做兒童工作。
 

5. 孩子的管教

教養孩子有兩個向度,一是情感支援,二是設定界限與控制,從而產生出四種管教模式:愛與紀律並重的是恩威並施,兩樣均忽略的是置之不理,只著重紀律的是嚴苛,只著重愛的則是放縱。理想的管教模式,是父親及母親兩人均著重愛及紀律,但父母兩人 (無論是情感支援或是設定界限) 均應保留各自的管教特色。例如,父親傾向與孩子玩耍,帶孩子認識外面的世界及與孩子談論時事,父親亦較講求理性分析,按既定的規則行事,較少囉唆或情緒化。

故此,以前的嚴父慈母的管教模式不是太理想。父親只講紀律及母親只著重愛,均未能全面發揮夫妻各自的管教角色。但目前卻出現另一種現象,就是父親不太參與管教,於是母親便充當守門員(gate-keeper),設定所有教養孩子的準則,丈夫的角色是遵循妻子定下來的規則。於是,孩子實際上不是有一個父親及一個母親,而是有兩個母親。理想的管教模式,是夫妻雙方尊重對方的管教模式,互相補足 (例如,在功課方面,媽媽著重孩子書寫的工整,而爸爸則著重孩子的思考),使孩子從父母處學到不同的東西。

造成以上的「虎媽貓爸」的現象,是夫妻互動的結果,雙方都有責任。一方面,虎媽製造貓爸,另方面,貓爸亦製造虎媽。若丈夫願意參與管教,妻子應對丈夫的管教方式給予多些肯定。夫妻在管教上或會出現互相競爭的情況,若一方堅持己見,另一方可能會袖手旁觀。故此,在管教孩子方面,夫妻應是互相補足而不是互相競爭。

另外,夫妻不要將管教的事情「外判」,安排孩子參加眾多的補習班、興趣班等。若孩子不喜歡參加,這會對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構成張力。父母應增加親子時間,不要太過專注孩子的學業,否則只會造成不懂自理的「港孩」。
 

6. 維持美好的婚姻

根據一些研究,結婚後,夫妻對婚姻的滿意程度會一路下跌。婚後的十多年,是夫妻發展各自事業的高峰期,加上要養育孩子,這些眾多的責任會對雙方構成很多拉扯,夫妻容易忽略雙方關係的維繫,從而產生不少衝突。因此,夫妻要對婚姻有長遠的委身。維持美好婚姻的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s)包括:平衡雙方親密時間與私人時間,在逆境中互相扶持,學習處理雙方的差異,情感上支援對方,以性生活滋潤對方,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在現實中保持浪漫,在照顧孩子之餘保留二人世界的時間等。

另外,信仰對夫妻能否持守婚姻起著重要的作用。離婚往往與婚外情有關,有信仰的夫妻在考慮離婚時會有較多的考慮及掙扎,而他們渴望復和的動力也較強。至於教會的角色,牧者應盡量與會友做婚前輔導,牧者與他們建立好關係後,日後便容易作出關顧,否則,夫妻出現問題時尋求牧者幫助的動力會較低。
 

7. 結語

現今鼓吹自由、解放的浪潮,令不少人希望突破傳統婚姻的拁鎖,提倡不限性別、人數、年齡等限制的多元婚姻。但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會發現一男一女的婚姻才是最自然及最可取的,對個人的身心靈健康及社會的穩定均帶來好處。另外,夫婦需要履行各項發展任務,才可維繫美好的婚姻。


[1] 編按:讀者可參考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Generation Theory,” July 2008, http://www.tomorrowtoday.uk.com/articles/article001_intro_gens.htm (accessed 1 June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