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視生態足跡問題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1/01/2011
專欄:時事木人巷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顯示,香港在生態足跡排名全球第45位,若果全球人類都以香港人的模式生活,每年需要消耗2.2個地球的資源,簡單地說香港人正在透支地球的資源,剝削我們的下一代。基金會指香港人高度依賴進口資源,例如農作物、肉類、海鮮及木材等,大部份以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生產,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愈來愈多,鼓勵香港人應該減少依賴進口資源,多菜少肉。

有關報告當然是動機良好,但必須正視一些很基本的問題,例如香港本來就缺乏土地,如何開闢更多農地呢?而且連利潤較好的畜牧和家禽業也日漸息微,要發展利潤更低的農作業談何容易!

此外,香港亦缺乏天然資源,連生死攸關的食水都必須依賴進口,其餘的物資更不用說,就算單單輸入基本的日用品,碳的排放量亦不會低,另一方面,進口糧食間接亦協助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增加收入,問題只是有關貿易是否公平,有否被大財團壟斷,而毋須以負面態度看待全球貿易。

當然,為了可持續發展,減低碳排放量是必須的,除了多菜少肉外,我們更需考慮的是盡快以果斷的政策,減少路上車輛(特別是貨車、巴士和小巴)排放的黑煙,以及鼓勵電動車輛的發展。若果能進一步加煙稅,減少現時街道上出現的嚴重香煙臭味當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