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扭轉傳媒新一代的價值取向

余志瑩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5/2004

「曾xx滿口垃圾」、「變態姦殺 北嫂裸屍」、「43歲余xx賣肉養家」…… 每天經過報攤,都不難看見類似的頭條新聞;斗大奪目的標題,配以震撼的相片彩圖,利用好奇心煽動著行人的購閱意欲。

大眾傳媒具有設置公眾議題和改變社會價值觀的能力,本來在言論自由的大前提下,傳媒的工作該受尊重。可是近年香港傳媒不斷挑戰社會的道德底線:合家歡時段的電視劇公然美化濫交及同性戀,通俗報章的圖文變得更煽情,娛樂新聞的焦點由名人陰私下移到紅星私處,週刊和漫畫儼如黑幫通訊跟色情刊物混合體,網絡遊戲中暴力色情司空見慣。究竟我們的傳媒發生了什麼事?

新聞只是一件T恤?

於《經濟日報》任職的資深傳媒人丘誠武指出,大眾化報刊流行以嘲弄、鄙俗的語氣處理新聞,是因為高度市場化取向所致,這樣令新聞資訊淪為迎合顧客口味而剪裁的T恤般,是一件在街上叫賣的商品。

丘先生認為,香港人近年累積了太多政治上、民生上的失望極需發洩,因而情緒化的新聞處理手法比理性分析更有市場。傳媒以抓公職人員和公眾人物的痛腳作為伸張公義的表現,也往往單看表面就對新聞人物進行輿論審判,總之是「不合我心意就罵」,更把傳言和玄學推測都寫進新聞,運用市井語言和設計圖片加強力度,令語言暴力和未經證實的內容充斥版面。傳媒的使命本是要幫助讀者取得更多情報進行獨立思考,可是通俗傳媒卻以情緒代替理性而大發利市。傳媒專抓公職人員痛腳和落井下石的做法,更會令有心出任公職的人卻步,長遠影響社會利益。
傳媒輕事實重煽情,背後是笑貧不笑娼的價值觀念,加上「發洩重於求真」和「唯我獨尊」的作風,結合成以粗鄙橫蠻為美的風尚。較早前中大迎新營的「新亞桑拿」事件反映了冰山一角,而偶像紅人以粗鄙言行作宣傳,汽水廣告出現為一卡鑽戒當眾脫衣的少女,也足證明笑貧不笑娼的思想已扭曲了香港市民乃至新一代的價值取向。

偶像利用「反建制」包裝

媒介評論員、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系兼職講師梁麗娟認為,個人主義以及藝人的社會責任感薄弱,是讓反建制風氣在娛樂媒體中泛濫的主因。青少年希望由強調責任感的學校與家庭,以及不愉快的生活等壓力中得到解放。他們只要求偶像有俊美的外表,和反抗建制的膽識,絕不理會他的個人操守如何。加上通俗傳媒愛嘲弄高雅是虛偽,粗鄙才真誠,令「越CHEAP越有格調,越下流越有膽識」變成了「真理」。

梁女士認為80年代的偶像傾向鼓勵歌迷融入建制,是因為那時的社會看不起演藝行業,藝人必須憑實力爭勝。因此早年的偶像,如譚詠麟成名後,會珍惜偶像身份,刻意建立正義形象,更會鼓勵其歌迷做好學乖,以免影響社會對自己的認受。到了90年代,個人主義抬頭,笑貧不笑娼的思想成為主流,影藝界的地位已被肯定。娛樂工業發達,藝人只要外型討好就可以被包裝成為偶像。這些新一代的偶像認為自己對社會沒有責任,工作目的是討好歌迷以賺取更多的錢。在這套價值觀主導下,藝人要抓緊每個時機製造話題。偶像想引起傳媒注意,莫過於「表演」種種反建制的行為,總之正義就是老套,見報率越高也就越紅,誰管這對歌迷有何影響?

換言之,藝人的反建制包裝只是他的成名工具,但一般青少年受到這些行為潛移默化,加上媒體和朋輩推波助瀾,個人價值觀勢難不受影響!

突破機構總幹事梁永泰博士認為,負載了不良價值觀的「垃圾資訊」就跟病毒一樣,充斥在傳媒空間的每一個角落。但為要保護下一代而把他們跟傳媒隔絕是不智的。由於失業率和離婚率高企,政府的權威消失,青少年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下降,是以沉溺傳媒的青少年增多。不過現代青少年很懂事,就算不經傳媒渲染,都可能通過生活上的種種經歷了解社會的黑暗面,只是他們不一定都受到影響。因此今日的青少年再不是任由擺佈的小白兔,與其一廂情願要他們在溫室中成長,倒不如加強傳媒教育和批判思考培養,及早提供大量優質傳播內容,裝備他們懂得在優劣之間作選擇,他相信當青少年嘗過上好的資訊內容,就會對壞的沒有興趣了。

梁博士認為擁有足夠自信、自我形象較好,有足夠心理裝備的青少年,偶爾接觸到不良資訊亦不足以動搖他們的內在價值觀,頂多以之作為一種發洩看待;自信心和自我形象本來就低的青少年,會以沉溺通俗傳媒作為發洩生活中挫敗感的途徑,他們沒有對抗不良資訊的免疫力,因而會把傳播內容的價值觀予以照單全收。因此,傳媒批判教育是抵消不良傳播內容的治本之法。此外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培育,成年人以身作則指導,教會對社區的支援,以及關注組織的回應讓社會人士保持警覺,教導青少年多欣賞好的事物也十分重要,需要機構多做工夫。

梁博士也建議多舉辦如港台觀賞指數選舉等活動,以幫助鼓勵傳媒自律。他指出不少商業化的報章除了色情和賭博,也同時有如升學、進修、親子等內容;在沙士爆發期間傳媒曾一連數星期全面刊載正面的報道,證明香港傳媒其實是有能力去提供優質正面的資訊,只是欠缺鼓勵而已。由於香港的寶貴在於它是個多元價值觀的社會,因此保持多元聲音於公眾空間是有必要的,其中包括容忍另類資訊公開傳播的一定空間,可是要有所制衡,但不一定提升到立法層面,以免影響資訊自由,令傳媒監察政府的功能受制而得不償失。

面對「垃圾資訊」的泛濫

面對來勢洶洶的「垃圾資訊」,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表示,傳媒教育固然是提高青少年免疫力的重要手法,但他沒有梁永泰博士那麼樂觀,因為香港在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方面出了很多問題,不單家長本身深受傳媒的負面影響,親子溝通的時間亦十分缺乏。而老師在混亂的教改步伐之下,亦不容易抽出空間開拓傳媒教育,因此監管和教育應是兩條腿走路,既要治本,但亦要治標,投訴不良傳媒和修訂《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加強對屢次觸犯條例傳媒的處分,仍是刻不容緩的。

在多年的性解放後,美國現在最流行的是「守約運動」(Promise Keepers)。理論上,當傳媒一面倒提供「垃圾資訊」,最後也會因受唾棄而回轉;只是人性軟弱,除非世上再沒有喜好鄙俗資訊的消費者,否則在雞和蛋的效應下,必定會有供應這方面資訊的傳媒,若欠缺長期而有效的監察,不難預見傳媒的意識會越來越過分,終至影響社會整體的道德水平下降。
此外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有所堅持的傳媒為什麼往往留不住青少年受眾?意識優良絕不等於就要板起臉孔說教。在訪問中,丘誠武就指出通俗傳媒懂得把硬繃繃的新聞包裝得輕鬆易懂,那些一本正經的傳媒值得在這一點上多加學習。

《天作之盒》、《受難曲》、《小孩不笨》、《魔戒》等多齣電影負載的都是正面訊息,依然叫好又叫座,這證明香港的受眾並非是只愛色情暴力加黑社會,宣揚愛心、正義、公平、捨己等傳統價值觀的媒體依然有龐大市場,相信觀眾群中也包括了不少是深受通俗傳媒影響的青少年。「以糖衣包裝補藥」會否是香港傳媒發展方向的一種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