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就不成家
燭光網絡 110期 (p.3)
12/09/2016
一些支持性解放和同運團體近年在台灣推動所謂「多元成家」,簡而言之,就是要打破一直以來社會組成家庭的一些基本元素,包括透過婚姻、血緣、領養和姻親關係而形成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在親疏有別的前提下,家人成為我們在時間、精力和金錢皆有局限的情況下,優先要關心的對象。家庭的出現是盡量令所有夫婦、兒童及長者在身心靈得到貼心照顧的最佳方法。政府的主要責任就是為家庭提供各方面的支援,以及為那些缺乏家人關心或家庭系統失效的一群提供額外的服務。
婚姻和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任何有關婚姻組成條件的改動,其實就是動搖了整個家庭制度,現時有關婚姻在性別、年齡、人數和血緣上的限制,皆有其重要的考慮,不是隨便及單憑個人意願而作出的,一旦打開其中一個缺口,大家無法避免要面對就其他限制所提出的挑戰。若婚姻不應限制性別,那為甚麼要限制年齡、人數和血緣?若其他限制的改變必須社會充分討論和尊重大多數人的意願,為甚麼性別卻不需要?
社會上的家庭狀態有多樣性,除原生家庭外,亦有已婚、喪偶、單親、離婚和再婚的家庭,當然亦有不少因不同原因而單身的人士。但能夠形成一個家,其起始點都是由男女組成的婚姻關係,任何新的元素,甚至更多元素,都是對現有家庭制度的革命,甚至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多元就不成家,大家不應隨便以某些政治正確、但內容空泛的人權自由口號推倒現有的家庭制度,今期《燭光網絡》會從不同角度剖析維護現行家庭制度的重要性,深願我們的社會不會將夫婦賴以互相扶持,兒童及長者獲得關心和溫暖的安樂窩,化作性解放和同運的實驗室,弄至家不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