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為奴

24/04/2017

圍爐為奴

圍爐效應、同溫層、回音室效應……都是指同一個現象。

朋友「啱嘴形」自然會比較交心,這道理就好比「一日不見,如隔一週」那麼真實。社交網絡會透過程式,按用戶的偏好顯示信息,導致觀點相近的網友愈來愈凝聚。事實上,人傾向喜歡立場相近的意見,且會不加思索便接受。凝聚意見相同的社群,圍爐取暖,大家愈喜歡溫度一致,就愈重覆分享同一類意見,放大回聲。

在同溫層裡,就不怕意見不合。缺點是,愈來愈不習慣聽取不同觀點,看待事物的方式愈來愈狹窄,接受不同意見的胸襟就相應縮小。

所謂的不同意見,並非同一立場下的意見交流,而是不同立場的迥異看法,舉個例,不認為投票給民建聯的就是愚民賣港,或投票給本土派的就是革命禍港。想不再從眾、跳出回音室?即使在社交媒體上,遇到不同意見的人,也不會動輒封鎖或unfriend對方,甚至嘗試追蹤和subscribe一些不同意見的資訊。就要付上代價:不論甚麼立場,花時間和心力聆聽,仔細思考和判辨。多看書、閱讀不同立場的報章媒體。累積反思,不再為奴圍爐,能突破同溫層的框框。

燭光LITE

從眾與圍爐

在人際關係的單元中,我們學過青少年會主動與興趣、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相近的人一起,產生從眾的效應,當中因著要「從眾」,最後可能會放棄自己的一些價值觀,為的是要讓自己仍然留在群體中。

在網絡世界,社交網絡會按我們的瀏覽習慣而投其所好,將我們與相近的聲音放在一起,用戶自動偏聽「好」聲音,大家自動投入「信息同溫層」中,以為世界盡在網絡中,原來卻將自己放在井底而不自知。

從眾,因為害怕被排斥,會因著群體的影響而選擇跟從,但可能心底仍有一絲絲與眾不同的想法;但圍爐的人,大都樂於沉醉在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人交流,我們表面上朋友很多,但我們的觀點卻一直在減少,甚至我們漸漸的失去與不同意見「相處」的能力。聽到不同的聲音,我們會害怕,抗拒,自我防衛的機制自動開啟。

學習時,要離開圍爐的圈圈,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不懂得接收不同的意見,不懂得在矛盾或完全不同的意見中尋求雙贏的共識,如此的人距離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個體,還有一段很大的距離。

通識小秘笈

通識科中要求同學要有多角度思維,要寫駁論,就是要人從圍爐的視野中走出來,要懂得從不同的角度、立場思想,只有擁有這種能力的人,才能在現代社會中複雜的事情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態度。我們期望同學這種能力,不但能應用在考卷中,更能應用在處世之中。

 

更多相關文章,請閱《燭光網絡》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