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城市婚姻閱讀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文化)
09/05/2008

中國近年婚姻統計數字(以萬計算)

  結婚登記(對) 初婚(人) 再婚(人) 離婚(對)
2003 803.5 1438.9 123.3 133.1
2004 860.8 1569.6 152.0 166.5
2005 816.6 1483.0 163.1 178.5

 內地的離婚情況越趨嚴重(參上表),離結率高於50%,[1]有1/5的婚姻於3年內結束關係,1/3則於5年內分手。根據2006年的統計,當年北京有24,952對夫婦決定離婚,但當中970對短於1年內終結婚姻,其中有52對更是在1個月內分手收場。[2]再婚情況也是普遍的,在幾個大城市:上海、北京、天津三地的再婚比率分別是:20%、17.6% 和18.9%。[3]

筆者過去幾年時間生活在北京從事輔導工作,處理的離婚個案為數也不少,觀察得到一些離婚因素,多少可以反映出國內的離婚數字飆升的原因,也可以作為香港人的參考。

如果要筆者歸納一個國內離婚方程式,我會這樣寫:

2個來自不完整的家庭+1孩政策+1段大學時期的同居生活/1段大學畢業後的同居生活+1個閃婚+1段假分居期+1個第三者的出現=結婚畫上句號。

 讓我詳細一點解釋一下吧:
 
1.      「2個來自不完整的家庭」不是說他們都是來自單親家庭,但可能是歷史的緣故,他們的父母都可能因為工作分配或出國謀生,甚至是因為易於照顧等原因,把孩子交給祖母或外祖母照顧,或是由父親或母親單方照顧,這情況在國內甚為普遍。形成家庭觀念非常薄弱,父母與子女關係也很疏離。
 
2.      由於「一孩政策」,「80後」(80年以後出生的代號)的新生代都是被6個長輩(父母與兩對祖父母)寵愛下成長的,不容易建立與人相處的良好關係,自我中心是普遍的通病。2個一孩政策出來的產品走在一起,當婚姻道路上出現磨擦時,後果通常不會是互相妥協遷就,而是選擇「用完即棄」的放棄態度。[4]
 
3.      現在國內大學生的同居與婚前性行為極其普遍。[5]一方面是上述原因:成長時失去父母愛的關係,另一方面通常大學生多離鄉別井到城市的大學學習,人在異鄉孤獨無助,不少又有經濟困難,再加上學習的壓力,同病相憐找心靈的慰藉是常見的出路。遇上情場騙子固然受傷害,遇上真心相愛的也因種種客觀因素,畢業後而不能走在一起也為數不少;後果固然是心靈的傷痛,更伏下婚姻的陰影。
 
4.      大學同居的普遍也不及畢業後同居的理所當然:筆者5年前第一天在一家國內機構上班時,其中一個女職員在互相介紹時這樣說:「我現在跟我的男朋友在哪裏居住。」。後來做輔導工作時遇到一個年輕女士說:「不是先同居看看是否合得來才結婚更好嗎?我的媽媽也是這樣說。」這句「我的媽媽也是這樣說。」使我知道問題的嚴重性。造成同居現象如此普遍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大家都失去了對婚姻的信心,害怕離婚(總有一點不體面),而選擇同居關係以為是一個折衷的辦法。很多情侶保持同居關係直到計劃生育或懷孕後才註冊結婚,不過同居失敗也是常見的現象。由於同居開始時已經沒有委身的態度,大家都在「互試」對方,就算進入婚姻也產生一定的隔閡。
 
5.      如果過了婚嫁的理想年齡,大家都比較「著急」找結婚對象(而不是找理想對象);[6]閃婚現像是國內的流行用語,意即很短時間認識便結婚。現實當然不會如童話式的結局,所以很多婚後不協調的現象便出現。草婚草離也是流行語,意思是很快的結婚也很快的離婚。
 
6.      國內所謂「假分居」,一種是由於出差或外派引致夫妻兩地分開,長久的分隔不單影響夫妻關係的建立,更成為試探的源頭;另一種假分居是性關係的破裂,通常是溝通出了問題,沒有好好的處理,以停止性關係為懲罰,最後婚姻出現了問題。
 
7.      第三者是國內婚姻的頭號殺手,[7]一方面是婚前的道德觀念問題,影響了對婚姻的忠貞;第二方面是部分人士不介意自己做第三者。由於現在女性在工作上已經冒出頭來,也不一定依靠丈夫的收入維持家計,所以在妻子一方出現第三者的情況並不罕見。
 
國家對於離婚的政策也是間接加劇離婚數字的原因:只要雙方無爭議(通常是財產與子女分配的爭議),一個下午加20元的費用,離婚証便出來,手續簡單,不用等後冷靜期。還有一個頗特別的現象:離婚後的復婚也是挺普遍的,有些因為子女照顧的問題,有些過了一段時間找不到更好的對象,有些為了「經濟效益」復婚。會不會是因為一時衝動提出離婚,後來又後悔就不得而知!
 
還有一個近年的現像是異「族」通婚,指的是中港、中台和中外的婚姻越趨普遍。[8]由於很多中、台、外國人士生活文化習慣與內地人士的差異頗大,產生的高離婚率也是可預料的。

當然離婚的原因並不是單一性,但對我們有一個提醒:對婚姻及家庭價值的重視是穩固婚姻的重要因素。你認為對嗎?

延伸閱讀:

1.   書名:《上帝的花園》
      作者:姚張心潔
      出版:知識出版社
      簡介:講述幾對在中國生活的回歸華僑的婚姻衝擊,並如何在基督教團契中得著幫助。
 
2.   書名:《中國式離婚》
      作者:王海鴒
      出版:北京出版社
      簡介:國內一本暢銷小說,講述三段國內人離婚的故事,多少明白國內的婚姻態度。

 

 
[1]2008/03/09,來源:中國新聞網(北京)尚紹華近日在參加全國政協民盟組的討論會上說,北京市2007年的離結率(當年離婚對數和結婚對數的比率)達到了50.90%,創下了歷史紀錄。
[2]2007/02/27,中國新聞網(北京)北京去年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24,952對,其中婚期短、離婚年齡下降、再婚再離等情況佔了相當比例。按照婚姻存續的時間長短劃分,結婚5年內離婚的7,000餘對,佔總數約1/3。婚姻關係維持不到3年的共計5,000餘對,其中結婚不到1年離婚的970對,結婚不到1個月離婚的52對,最短的婚姻關係維持了不到2天。
[3]2008/01/15,北京晚報:在2005年註冊婚姻中,其中一方非首次婚姻的比率。
[4]2007/10/31,重慶晚報,<自我為中心,容忍度較低,80後夫妻離婚率高升>。
[5]2008/04/07,新華社(北京),一份青少年性行為調查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婚前性行為群體中未成年女性比例較大,這115人中有婚前性行為的多達61人,占總數的53.04%,其中18歲之前發生過性行為的有45人,最小年齡僅15歲。而在這批調查物件中,未婚先孕的有55人,20歲以下的19人,最小的也是那名15歲女孩。2007/11/07,新華網,<中國八成大學生有性經歷>。2008/04/04,中青網在校學生校外租房調查戀人同居佔總人數44%。2007/11/30,22cn.com,2004年,在四川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專案專家論壇上,性教育專家公佈的權威調查顯示:90%以上的當代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持肯定態度。
[6]2008/01/04,競報。婚姻法規定,男22周歲、女20周歲即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但據統計,本市男女初婚周歲年齡大大地推遲了:2006年本市初婚年齡男性為28.2歲,女性為26.1歲,僅次於上海市位居全國第二位。2006年,上海男性初婚平均為31.1歲。
[7]在《當代中國家庭巨變》一書中,作者丁文、徐泰玲記述,「就全國而言,據不完全統計,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婚外情所造成的離婚案,約佔離婚案總數的25%-35%,90年代中期至今,據一些地方法院統計,這類離婚案件佔離婚總數的40%-50%,在經濟發達地區甚至達到60%以上。」
[8]2008/11/29,中新網。電隨著兩地融合,月老紅線越牽越多,但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因經濟落差大、夫妻分居聚少離多、文化背景不同等因素,卻使得衆多「海誓山盟」的佳侶變成怨偶,更衍生家庭暴力,甚至走上婚姻破裂之途。有香港資深社工表示,據內地有關部門統計,2005年廣東涉外婚姻離異比例達50%之多,當中大多數為涉港澳跨境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