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惑.哪吒
地區:英國

生活在90年代的香港人,不少也會看過《古惑仔》系列電影。若在街上偶然遇上鄭伊健,大概也會上前說句:「浩南哥,你好!」其實,甚麼是「古惑仔」?就是一群當不上黑幫老大,而終日拼命替所屬的社團「賣命」,爭取一天能被賞識(或有「功勞」)而獲得「上位」機會的黑幫「基層僱員」。電影系列之所以吸引,實質是反映了人內心的期望,而這期望往往亦是在現實中未曾出現或早已消失了。電影除了動作場面,予人刺激的感覺,其中強調「兄弟」之間的情誼、義氣,甘願為對方犧牲,更是為觀眾所嚮往的。《古惑仔》系列吸引之處,大概就是在現實的圏子中,甚少出現那些「義氣」、「犧牲」和「兄弟情」。試問在一個「偷呃拐騙」、「爾虞我詐」、「你爭我奪」、「靠出賣人上位」的「工作」環境,如何能孕育出甚麼「義薄雲天」的情誼?在真實的處境中,無法實現的渴望,就只能在電影世界中沉醉一下。
過百億人民幣票房的動畫,以中國名著的神話人物哪吒作為主角,難得它在英倫大島上映,它已躋身全球最賣座動畫之列,更晉身全球最高票房電影前10名。其動畫場面的精彩、細緻確實叫人拍案叫絕、目不暇給,但更吸引、觸動人的,肯定是當中的故事內容。為求名門正宗一教獨大、千秋萬世,竟然有人幹著陰險冷血、勾結邪道、排除異己、濫殺無辜的事情,更合理化為這只是達至「成功」的手段而已。而一直被正派(仙界)所排擠、打壓的龍族、妖魔,卻是情義兼備,為求突破困局,縱然手法偏激,但仍算磊落光明。面對大是大非時,更是毫不含糊、敵愾同仇。
電影就是反映現實,亦是填補現實中的空洞。
面對世情的虛假,指鹿為馬、披著慈祥面孔、假裝正義名門的邪魔外道,不斷扼殺、消磨任何求變、革新、創意的空間及可能。少年主角的豪情壯語、叛逆,只為尋求突破,這豈不就成為了受壓者的「傳聲筒」,代替了無權者呼喊出不能言說,又難以實現的渴想?
電影不僅為數十億人帶來迴響,同時亦成為現實困境下的一種宣泄,成為不願作奴隸的人們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