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調查的啟示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06/06/2013

最近,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發表了一份關於香港劏房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推算全港共有18800個單位有劏房,平均每個單位被「劏」成3.6間劏房,即全港共有66900間劏房,在這些劏房中,有近半是缺乏作為房屋必須有的主要設施,例如獨立廁所、食水供應、煮食設施等。
 
這些劏房以九龍區最多,共有33300,其次是港島區,共有16000個。據推算,全港共有171300人住在劏房之中。然而,必須小心注意的是這個研究有很多限制,例如它沒有調查於工廠和商業大廈的劏房。而且,調查亦只是選擇了樓齡25年或以上的樓宇,25年樓齡以下的樓宇是沒有納入調查範圍內,近年不斷有新聞揭發不少非舊樓的單位被改建成劏房,這反映到25年樓齡以下的樓宇亦有被改建成劏房的可能。另外,大家亦需要留意,有些地方是我們想也想不到會出現劏房的,就好像6月4日東方日報便報導了「貨櫃劏房」,有人在粉嶺郊區利用貨櫃疊成兩層,再劏成多個單位。如果這些都不納入調查範圍,這對反映香港市民住在劏房的情況未必有一個全面的看法。假如將上述沒有被調查的劏房都納入調查之中,住在劏房的人數又豈只十七萬人。根據社區組織協會的保守估計,住在劏房的人數最少有二十萬人。
 

劏房只是眾多惡劣居所之一,我們關注的不應只有劏房住戶,還有天台屋、板間房、籠屋、寮屋等惡劣居所。要讓市民住得更有尊嚴,政府必須在長、短期推出合宜的房屋政策,改善市民住屋的環境。
 
長遠來說,政府應制定長遠房屋政策,重新檢視政府在房屋供應上的角色,並評估自由市場是否已失衡令私營房屋的價錢遠超港人承擔的能力;增加土地供應,在土地使用條款上加入「港人港地」措施;做好城市規劃、發展新市鎮,避免將工作機會過度集中在市區,以減少市區房屋供應的壓力。
 
中期方面,政府應儘快復建適量居屋,讓超出公屋入息上限但又未能承擔私營房屋價格的市民申請;另外,現時有接近廿三萬人在公屋輪候冊上,房屋署已難以維持三年上樓的目標,事實上根據早前樂施會發表的「公屋輪候冊上輪候逾3年租戶的生活研究」,73.7%受訪家庭平均輪候了4.4年仍未獲首次編配公屋單位。因此,為減低輪候人數,政府應將公屋每年建屋量由計劃的每年兩萬個增加至三萬個以上。此外,政府亦應盡快研究拆卸並重建地積比率較低的公屋,提供更多的公屋單位,就如早前位於深水埗的白田邨重建計劃。
 
 短期而言,政府應為正輪候公屋的劏房住戶提供長期租金津貼。雖然有意見認為這是變相讓公帑流入劏房經營者的口袋中,因為劏房經營者可以將租金調升,變相「食」了這筆津貼,就像早前政府的白表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的情況一樣。然而,假如政府能多走一步,重新推出租務管制,便可以防止業主濫加租金,亦可保障租戶不被任意中止租約。最後,政府亦應研究建設短期的臨時住屋,例如選取合適的工廈改建成臨屋、加快興建青年宿舍,讓正輪候公屋的人士短期入住。
 
 政府最近大灑金錢搞「家是香港」運動,希望能藉此提升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不過,歸屬感是一種抽象的感覺,在香港這種資訊發達、民智已開的地區,這種政治公關秀恐怕不能引起市民共鳴,與其浪費公帑,政府不如踏踏實實,制訂長遠房屋政策,給市民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