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建的另一面

蔡志森   |   明光社 總幹事
20/05/2011
專欄:時事木人巷

近期有關立法會議員和問責官員寓所,以至新界村屋的僭建問題引起各界的關注。犯規的議員為保選票,迅速清拆在所難免,而對於一些可能影響樓宇結構和市民安全的僭建,例如將村屋由三層加建至五層,要強硬處理亦是政府應盡的責任,但對於一些存在已久,又沒有影響安全的僭建應如何處理卻是十分棘手的問題。

為甚麼香港有那麼多僭建?基本原因與香港人的居住空間實在太少有關,一家幾口往往只能屈於幾百呎的蝸居,每個人的活動空間皆極為有限,因此大家攪盡腦汁,希望擴展一些空間,讓家人可以活得舒適一點,成為很多人在無力負擔高昂樓價下的唯一選擇。除了在天台和露台加建上蓋之外,亦會將鞋櫃和單車放在門外,那怕只是在室內騰空多幾呎空間亦會感到十分滿足,因為那幾呎的市價隨時值幾萬元。

當政府要強硬對付不構成危險的僭建時,必須小心,因為市民大眾實在給完全脫離購買能力的樓價壓得透不過氣了!安居樂業對小市民來說,是十分基本的渴求。若果政府對地產商的巧取豪奪隻眼開隻眼閉,屈服於地產商的壓力而不敢復建居屋和提供更多小市民可以有能力負擔的居所,卻強硬處理小市民一些沒有侵佔官地、沒有危害樓宇結構和他人安全的僭建,會給人欺善怕惡的觀感,相信必會惹來很大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