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現代

16/06/2017

現代家庭以父母與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為主,與傳統大家族有明顯分別。因著家庭結構的轉變,現代家庭以外判方式來代替昔日傳統家庭能發揮的功能,但這樣對家庭又是否一件好事呢?

 

傳統家庭

現代家庭

男女角色

男主外,女主內 (傳統家庭)
男女主外,外傭主內(現代家庭)

男主外,女主內,丈夫出外工作,妻子在家打理家務。

男女平等,丈夫妻子都外出工作,聘請外傭代為打理家務。

照顧子女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傳統家庭)
等爸媽回來到夜深? (現代家庭)

母親在家親自照顧子女成長。

母親外出工作,子女交由外傭或祖父母照顧。

家庭結構

三代同堂,互相照顧 (傳統家庭)
核心家庭,各自生活(現代家庭)

大家族三代同堂,親屬同住一大宅內,兄弟、姑嫂、妯娌互相照應,長者由子孫照顧。

子女長大結婚後,搬出自組家庭,親屬散居各處,長者送交安老院或外傭代為照顧。

兄弟姊妹

一屋孩子,熱熱鬧鬧 (傳統家庭)
獨生子女,自找樂趣 (現代家庭)

 

兄弟姊妹眾多,小朋友成長不缺玩伴,哥哥姐姐亦能協助照顧弟妹。

獨仔獨女為主,小朋友沒有玩伴,外出參加Playgroup學習與人相處技巧。

傳統.家.現代

現代社會看重男女平等,女性主理家務的觀念轉變,更多女性進入勞動市場。但「女主內」的觀念仍然影響母親要在工餘時間照顧家庭;此外,由於只有女性能生孩子、只有母親的催產素能給予初生子女安全感、能餵哺母乳等生理因素,令現代女性面對雙重生活壓力。

即使子女稍為長大,爸爸願意做家庭主夫,也難解租金、供樓等高昂的經濟壓力。過往如雙親在職,家族成員,左鄰右里能暫為協助照顧孩子,但家庭模式及居住環境的轉變,鄰里關係難於連結,附近未必有親戚能幫忙照顧子女。最後,只能用興趣班充塞子女下課的閒暇,接送的責任落在祖父母手中,更多只能交託外籍傭工。

家庭的基本單位由以往的「父-子-孫」的大家族,成為「父母-子女」的核心家庭。經濟壓力及雙親在職甚至造成「假日父母」的現象──父母在禮拜六、日才把子女從親人手中接回家住,更不消說是中港婚姻的父母了。

生育計劃及社會模式的轉變,令昔日的大家族式微,照顧家中長者的重任,往往落在一、兩位子女(即我們的父母)身上;礙於經濟壓力,上一代迫於無奈只能把年老親人寄住老人院。對於父母來說,是另一種經濟壓力、自形愧疚;對於老人家來說,是被遺棄、與親人疏離的精神傷害。

中國傳統家庭,重關係,講尊卑;現代核心家庭,講自由、平等、尊重。很多人以為現代家庭當然比較好,中國傳統家庭就是落後,不合時宜。不過,如果根據家庭功能來說,現代家庭,已偷偷將以往的家庭功能外判,更甚的是,有人甚至認為現代家庭,以核心模式出現是非常文明進步。這距離理想家庭,可能比以前更遠。

通識lite

家庭,本來是社會維持穩定的橋頭堡,保護孩子,長者的安全,健康,讓年輕人可以照顧這群社會上需要依賴的一群。現在我們因著雙職家庭的發展,賺了錢卻無法照顧自己的孩子和父母,這種純資本主義將人的勞動力耗盡的操作,是令人心酸的。

所以在面對家庭的發展時,我們務必要記住,家庭作為穩定社會的制度,傳統的家庭模式有其特別功能,而當這些功能一個又一個被外判而消失時,我們要想想,甚麼是家庭制度中必不可少,也必不可被取代的部份,請將這些部份留在家庭制度之中,否則家庭制度只會淪為花瓶,不再能保護社會整體,這將是件很可惜的事。

通識小秘訣

處理家庭制度的議題時,很多人往往單純將傳統家庭和現代家庭二分化處理,事實上兩個制度可以謂「各有各好」。傳統家庭制度的好,可以成為批評現代家庭的駁論;反之亦然。可是我們要強調,社會面對的問題,是現代家庭功能失效的問題,應用政策去解決,而不是簡單的以「恢復傳統」處理,否則只是一種恢復主義,無法令社會進步。

 

更多相關文章,請閱《燭光網絡》第1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