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教育:認識和實踐
燭光網絡 13期 (p.4)
二零零零年六月十七日,香港傳媒教育協會與其他機構舉辦了一個傳媒教育研討會,邀得加拿大傳媒教育協會的核心人物巴利‧鄧肯(BarryDuncan)前來作專題演講。研討會在浸會大學舉行,有近三百人參加,氣氛頗為熱鬧。除鄧肯先生的講論外,還有傳媒教育工作者的經驗分享,和十個傳媒教育工作坊,節目非常豐富,可說是業界的一樁盛事。因篇幅所限,這??我們只能把專題演講的紀要和大家分享,別的方面只可略去。整個講論,鄧氏提到傳媒教育的一些重要觀念,結合了認識和實踐兩個方面,發揮得十分精到。下文是他演講的要點:
一、由教師倡議,並植根於群眾,對推動傳媒教育,大有助益。政府若能從旁協助,將傳媒教育納入正規課程,編寫課本,製定課程綱要,加以協會的推動,定必事半功倍。
二、老師若能和學生一起研究,那就再理想不過了。時下流行的俚語和俗語,一般人對電影和潮流文化的看法等,都可以成為互相討論的課題。老師也應該了解學生對這些事物的觀感,和他們一起做觀察者、研究員。
三、先別把焦點放在傳媒對人們的影響上,倒要留意人們怎樣理解和對待傳媒:他們是保護主義者、種族主義者,還是性別主義者?留心我們是怎樣理解這一切的,不管怎樣,總要採取持平的觀點。
四、傳媒教育協會(HKAME)的成員要主動分享他們的專門知識,不管在傳媒的運作上,還是在教學的實踐上。教師也可拿自己的教學計劃和同事分享;討論時要坦誠開放,以收取長補短之效。
五、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發掘可教的素材,即所謂實物教材,比如一個剛冒起的偶像明星、一部如鐵達尼號的賣座電影,或一些熱門話題等,都可以成為討論的焦點。總之,我們得超越教科書的局限,跟上時勢的發展,仔細分析周遭的現象,比如說,戴安娜王妃這個人,就是一個豐富而複雜的文本,不同的人對她就有不同的詮釋:她是一個母親,又是一個王妃,也是一個……,這都可以成為我們探討的話題。
六、既要和業界保持聯繫,又要和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教室再不是神聖的地方,應該是開放討論的地方,是學習深入分析的地方,也是學習什麼時候向業界說「不」的地方。
七、學習怎樣做深入的分析。鄧氏給我們繪了一個圖表,其中提到傳媒是受著三方面因素影響的;這三方因素的互動,就建構了傳媒所營造的現實世界。因此我們學習分析,得意識這三個方面。它們就是1.文本、2.觀眾、3.製作。文本方面,我們得留意下面的要素:種類、體裁、代碼和意義、敘事、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商品和聯繫等。受眾方面,就得注意文化、性別、種族、年齡、技能、用途、娛樂或消遣、選擇、慣常的閱讀等要素。製作方面則須留心下面幾項:科技、經濟、控制權、製作慣常的做法、建制、銷售的情況、合法性等。分析和實踐要配合起來,方能見效。講者把圖表講解一通後,便給我們播放了一個百事可樂的廣告作為例子,那是SpiceGirls主演的一個廣告。鄧氏叫我們留意其中的音樂節拍、搖滾樂特色、主角的服飾和佈景顏色(百事可樂的顏色)的配置等,這一切配合起來,就是要訴諸年輕人(尤其是pre-teens)的感官印象。GenerationNow!就是這廣告的口號,也無非要抓住年輕觀眾的注意力,將百事可樂和新一代連繫起來,在意識形態上做了一番模塑的功夫。
八、學習將分析和製作連結起來。鄧氏認為實踐遠較理論來得重要。教師宜鼓勵學生使用傳媒的器材來製作和表達,好讓他們通過實踐來學習。
九、教師要分辨「通過講論來教學」與「善用傳媒來教學」之別。教師與其著學生光讀一本小說,不如播放改編自該小說的電影。我們不僅要討論什麼是傳媒素養(medialiteracy),還得通過傳媒本身來體會傳媒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比如大家一起看一部紀錄片,然後討論其中的事實、結構等,就比光說不做來得有意思。講論和實踐,二者不可偏廢。
十、傳媒研究乃建基於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原就是要兼容並蓄,和世界的動向緊密相連的,其中也包括性別、階級和種族等研究。因此我們得探討事情的每一個層面,了解人們在過程裡面的行動和反應,比如越戰,甚至是現代的電視戰等,都可以是我們研究的範圍。
十一、我們可以運用其他學科的方法或進路來研究,比如從歷史、藝術、文學和科學等不同的角度來探討何謂傳媒素養,諒必有另番體會。
十二、要擴充「傳媒素養」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可包括商場、玩具、時裝、舞蹈,甚至手提電話等類別。鄧氏舉了一個蠻有趣的例子,他問我們逛商場的時候,可有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百貨店一般都沒有設置時鐘。他說這是要營造一個沒有時間的世界,叫人在那兒流連忘返。驟眼看來,互聯網的世界,好像是一個完全由自我操控的世界,你只要輕按滑鼠,前面的世界便可隨己意轉移,給人一種世界就在我指掌之間的幻覺。講者還幽了香港人一默,說手提電話可能是我們值得深探的課題。
十三、末了鄧氏提醒我們,傳媒素養得和數碼科技綰合起來。「身份」是數碼科技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因為在數碼世界??面,一切事物都顯得相關、即時,叫人很容易就在那炫目的世界裡迷失,不知所措。
鄧氏總結的時候,鄭重地告訴我們,說這是一場意識形態的戰爭,對傳媒刻意忽略,或肆意攻擊,都不是適切的態度;我們需要的是積極、理性和負責任的態度。要開展傳媒教育,他認為第一步應從學生著手:先了解他們知道些什麼,他們的興趣又是哪些,是成功的第一步;總要採取開放的態度,尊重他們的興趣;然後成立小組,一起討論和實踐,集思廣益,讓每個成員都獻上自己的一份心思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