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不等如我亦要云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0/04/2014

網上資訊紛雜,令人難分真假。上周六正值清明時節,就有網民上載一段「無頭鬼公路截車」短片,在片中見有疑似無頭人形物體在「截車」,使人即時難分真假。短片在網絡迅速流傳,後來被網民轉載在不同的社交網站,翌日更有報章報道,記者煞有介事般找來堪輿學家、物理學者分析一番。
 
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往往可以成為吸引人的焦點,但問題是,我們在面對真假不清的資訊時抱有甚麼心態。網絡資訊的流向往往始於小眾之間,但之後會在不同的社會族群交叉流傳,結果是消息未傳到傳媒之先,就已經以幾何級數般散開。加上現時互聯網科技進步,更加速訊息轉傳。不消幾小時,甚至幾分鐘,一個消息就可以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傳開,而且更可以成為全城熱話。當推上報之時,消息甚至已經成了明日黃花。
 
所以,當傳媒收到這些訊息後,應從兩個向度思考是否報道:
 

  1. 資訊是否真確。網民以「有圖有真相」作為評定網上消息真確與否的標準,但如果從新聞的角度,我們對真實的要求相對比較高。一般沒有消息來源或者來源不明的,不應輕易相信,若有懷疑而又未能求證,傳媒甚至不應報道;
  2. 資訊的重要性,以及對社會的意義。既然有關事件已經在社會廣傳,我們就要問這事情是否值得放在密密麻麻的新聞版上,而整件事又是否反映社會甚麼實況與趨勢。

可惜的是,現在傳媒往往只着重以娛樂化方式包裝新聞,記者既不求證又不求真。傳媒只以花生族的心態找些人來回應故事,以求博得讀者一笑,他們只抱有一種將新聞瑣碎化、娛樂化的態度。更叫人擔心的是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無頭鬼公路截車」這些短片上,更會發生在報道大是大非之中,例如報道政改,新聞角度極像後宮爭寵,報道用字不是「叩頭」就是「扭擰」;甚至有報章天天就畫漫畫,談的都不是政策內容,而是政治八卦。
 
香港人今日望見傳媒自動投降,同時社會各種良莠不齊的資訊在網上不斷以私人的方式轉傳,甚至有人以網絡作為政治動員的工具。我們除了要分辨資訊真偽,還要檢視自己閱讀資訊的態度,不要被扭曲的閱讀風氣和傳媒文化影響。若你看到或聽到一件值得懷疑的事時,請持守敏銳的心;假若沒有時間去努力查證,尋求真相,那麼一笑置之,千萬別做散播謠言的幫兇,人云不等如我亦要云。

 

曾經刊載於: 
關注範疇: 
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