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與「女漢子」

林天然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18/10/2018

近來「少年娘,則國娘」的「娘炮」現象成為中國當下的熱門話題。所謂「娘炮」(俗稱「女人型」)是指男生的言行舉止都十分陰柔,與傳統男性的陽剛形象有很大落差。官方媒體新華社曾刊文批判「娘炮」現象。而最近中國主流媒體更出現「限娘令」,許多具「娘炮」形象的藝人遭到封殺。一時間,整個社會都熱烈討論男人是否應有男人的樣子,以及到底應否改變「病態文化」。其實,除了男人的「娘」之外,我們的社會同樣存在「女漢子」(中國網絡潮語,可謂TomBoy的同義詞)的狀況。如果主流社會認為男人「娘」的文化會為下一代帶來不良的影響,那女人的「漢」又如何?


如「娘炮」一樣,「TomBoy」或「女漢子」也有其明顯的性格特徵:


  1. 個性硬朗:如果礦泉水瓶擰不開,會使盡力氣擰而不會求助;可以自己更換飲水機的大水樽;外出旅遊時自己扛行李。
  2. 吃得豪氣:會仰著頭把袋裡的薯片倒入嘴內;即使有男生在場,也有勇氣點大份的餐,不怕別人的奇異眼光;吃蘋果通常是洗乾淨,不去皮,直接咬。
  3. 說話隨意:平時或在網上聊天時,喜歡說髒話。
  4. 一點小動作:在外吃飯時總是喜歡蹺二郎腿(翹腳)或抖腳。
  5. 對衛生不很執著:時間太晚就會不洗臉不漱口便直接上床睡覺;如果整天呆在家中,不洗臉不洗頭。
  6. 很能吃苦:夏天也願意去沒有冷氣的食肆,吃老火鍋。
  7. 電玩迷:喜歡玩《魔獸爭霸》、《英雄聯盟》等網絡遊戲。
  8. 稱兄道弟:與男孩打成一片,很容易跟他們成為「兄弟」。
  9. 有別於傳統女孩:感慨自己是女孩子,認為這是一件麻煩的事;不喜歡女生害羞或大發嬌嗔,覺得這樣太矯情;對於女生最喜歡的化妝、自拍、買東西都不感興趣;甚少進髮型屋、美甲店或美容院等。
  10. 我行我素:即便穿高跟鞋也敢追巴士、地鐵。

以上的10點,不少都是典型的男性特質,如果女孩子平日的言談生活都有以上的行為習慣,很容易便會給人「女漢子」印象了。


那麼,「女漢子」是否天生的呢?一些心理學家(參下面的第2、4點)提供的答案——並非純粹天生,亦有後天的因素:


  1. 家庭期望:傳統華人的家庭,總期望家裡有個兒子「繼後香燈」,作為女兒的(特別是獨女)有時為了取悅父母,會把自己當成男孩。如果家長還要不斷在女兒面前傳遞有兒子比女兒更好的訊息,女兒就更會朝向男性方向發展。
  2. 父親角色:如果在家庭裡,女兒長期生活在沒有父親的環境下,或者父親的角色弱化(父親很少陪伴女兒),那麼女孩子就會從小養成堅強獨立的性格。女兒這樣是為了幫助媽媽,凡她不會做的、不能做的事,女兒都想幫她做,久而久之,溫柔可愛的小女孩,會漸漸在環境驅使下變成「女漢子」了。
  3. 朋輩影響:朋輩的影響對孩子性格的塑造也起了一定作用,很多女孩從小就習慣和男孩子一起玩,她們的性格便容易受到影響了。
  4. 社會潮流:在現今開放、崇尚自我、講求個人主義的社會裡,「中性化」、「女漢子」已成為媒體的流行符號。孩子從媒體中吸收了這一類資訊,也會受其影響。
  5. 競爭驅使:女性自幼便需要和男性競爭,所以從小就培養出偏向男性化的特質。「女漢子」並非就是有心理問題,只不過陽剛氣質較為突出。「女漢子」大都事業成功。

綜觀上述,可見許多「女漢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與環境、社會壓力與潮流文化的影響,以致她們的言談舉止,都有點男孩子的影子。


其實我們的社會,一直都對男性和女性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期望和看法,這就是性別定型(sex stereotypes)。有學者指出,說男孩子就應該怎樣,女孩子就應該怎樣,「就應該」後面的都是刻板印象,容納不了跟原來觀念不同的東西。更有社會學家呼籲大家,要用多元化的審美標準來看男女。[1]傳統的看法近年來備受衝擊,男生已不必然是高大威猛,女生也不一定要小鳥依人,從不同的媒體興起的藝人,便可以觀察到這種轉變。「娘炮」和「女漢子」更可以說是傳統的反彈,令男女形象互換。我們未必需要為男性和女性加上一個過份約化的形象,就像男孩子必須是陽剛,女孩子必須陰柔。男與女先天在生理心理和大腦結構上都有一些不同的特質,不過,另一方面,不少氣質卻與性別沒有必然關係,無論男女,最重要的是從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出發,並接納和擁抱自己的特質,才能好好面對生活。



參考:


  1. 辛識平。〈“娘炮”之風當休矣〉。新華網,2018年9月6日。網站: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06/c_1123391309.htm(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0月12日)。
  2. 李昂:〈「限娘令」升級NINE PERCENT重災區 蔡徐坤朱正廷改走硬漢風〉。《成報》,2018年10月11日。網站:https://www.singpao.com.hk/index.php?fi=history&id=84692(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0月12日)。
  3. 〈女漢子是怎樣煉成的〉。新浪健康,2013年9月5日,網站:http://health.sina.com.cn/hc/y/m/2013-09-05/0701103166.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0月12日)。
  4. 〈女漢子是怎麼煉成的?聽聽心理專家如何分析〉。網易,2014年3月4日,網站:http://baby.163.com/14/0304/15/9MGK8AMA00364MNT.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0月12日)。

 



[1] 〈「小鮮肉」「娘炮」之爭背後的性別刻板印象〉,《BBC(中文)》,2018年9月11日,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5459200(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0月16日)。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18/1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