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私人 那麼公開
世界上最近的距離,不是臉貼臉,而是即使和陌生的你相隔萬里,你卻仍可以看到我在挖鼻孔。
網絡可以拉近人與人的距離,這好像是好事,但同時也意味了你不想拉近的人也可以與你拉得很近。近日接連發生與網絡安全有關的事件,如女星被盜取存放在iCloud的裸照,也有全球數以萬計網絡鏡頭被入侵,用家的一舉一動巨細無遺地在網上「直播」,其中香港更有逾千個鏡頭遭殃。使用雲端儲存相片,原意是為了存取上的方便,怎料卻讓其他人「方便」地盜取私密照;不少人安裝網絡鏡頭,原意是為了保障家居安全,或者用作照顧小朋友、長者之用,現在卻成為讓賊人得悉家中狀況,使其能夠「安全」地進行盜竊,一切實在令人始料不及。而無論蘋果公司以及鏡頭生產商,也把責任歸咎於用戶未有妥善設定密碼。姑勿論這些供應商應否負上部分責任,但這些事件也顯出用家只喜愛方便,卻忽略安全,沒有選用更難被破解的密碼。
現時幾乎每人都擁有智能電話,不少人也把自己大量個人資料儲存於智能手機內,但並未因此對手機安全提高意識。近日「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發表一份「新媒體私隱與溝通」調查,結果發現無論學生或家長,皆只有約三成受訪者表示會閱讀應用程式對個人資料使用的聲明,大家也好像對各應用程式的生產商充滿信心。以往已有不少報道及機構提醒用戶,下載應用程式時要小心留意程式有否要求授予一些不必要的權限,防範讓開發商任意存取用戶個人資料。想想為何一個電筒應用程式需要授予錄音及發送短訊的權限?明顯這類應用程式是別有用心。尤其若有應用程式能被授予「完整互聯網存取」權限的話,就能夠存取手機的相片及影片,實在不可不防。
調查亦顯示曾接受私隱教育的學生較傾向於下載應用程式前閱讀個人資料聲明,這顯示私隱教育需要更全面推行。而家長則可透過新聞資訊、機構講座等去了解如何保護自己及子女的個人資料。聯席同時亦希望香港能夠立法規管應用程式開發商濫用個人資料的問題。
我們不能保證不被駭客偷取我們的個人資料,卻可以在加密、安裝應用程式方面小心,避免網上直播自己在家裏挖鼻的情景。
《成報》 25/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