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未學的一課——尋求共識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8/05/2014

下筆之時,中學文憑試中文科、通識科剛剛完結,社會各界有少人批評考卷旨在「維穩」。

以中文科口試為例,有人認為今年突然增加「共識題」的比例,令考試難度大增。所謂共識題,很多時都為考生提供一個情景,並給他們三至四個選項,然後著考生在考試時間內嘗試達成共識。此題除了測試考生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看他們「有沒有表達出達成共識的意向和態度」。

有老師在為同學備試時強調,應付這種題目千萬別在討論中要求「投票」。事實上,整個大約十五分鐘的討論中,最重要的不是真的是否能達成共識,而是有沒有達成共識的意向與態度。這要求難倒很多平時只懂「堅持己見」怕轉軚的考生。社會上不同的人只會教他們「企硬」,試問何時會教他們易地而處及尋求共識?假如你為著尋求共識而努力,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批為「河蟹」、轉軚,萬刧不復。

另外,在中文科作文考試中,考試局以「必要的沉默」為題,著考生寫一天的事和感受。不過卻有人認為提出「必要的沉默」就等於要鼓勵「河蟹」,未幾就有不少人以此為題撰文,其後更將題目變調為默站、以行動代替沉默等,以表達抗爭方式的多變,仍然符合題目要求。

在通識科考卷中,考試局問及去年七一支持和反對政府的遊行,題目中的圖片刪去漫畫某些部份,局方表示是為了讓題目提問的內容聚焦,免卻分析漫畫的時間。可是最後卻被批為了「維穩」而對資料作刪剪。畢竟考試是為了將同學分等級,只要不偏離原意,適度刪剪,調整難度是常有的做法。題目其實只可規限考生作答的範圍,但無法規限考生的立場。

我們欣賞社會對公開試的關注,但過份將試卷政治化,只會為未來草擬試卷的人增加不必要的壓力。共識,可能是我們在民主社會中必須要學習而未學過的其中一個部份吧;沉默,也可以是一種表達意見的手法;改圖,為的是讓同學更聚焦。過份政治化,會令出題者為了避免批評而迴避所有有爭議的題材,才是令人河蟹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