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同.志
燭光網絡 50期 (p.10)
訪問: 關浩然傳道 香港基督教中國佈道會/新造的人協會組長
何善斌牧師 崇真會救恩堂/新造的人協會組長
Rebecca (化名) 曾有同性戀傾向人士
阿B (化名) 曾有同性戀傾向人士
H小姐 曾有同性戀傾向人士
十多年前,唱作人羅大佑曾有一首歌曲叫「愛人同志」,當中有一句歌詞是:「在這批判鬥爭的世界裡 每個人都要學習保護自己」,世界確實充滿不同類型的批判,因為不同人對不同事物,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也許,世界亦充滿大大小小的鬥爭,這是現實;不過,身為基督徒的我們,當不同類型的人進到教會中,特別是面對有同性戀傾向的弟兄姊妹或慕道朋友,教牧、傳道人和弟兄姊妹,應該如何與他們溝通?
我們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應如何作出反應?是立刻搬出聖經真理來教導及指責對方的不是?是立刻將他們定型及隔離,然後將他們轉介?還是按同志神學的觀念,只強調包容,而忽略真理的教導,走到另一極端?
接納關顧 人人有責
關浩然傳道現時是「新造的人協會」組長,對同性戀問題有豐富的認識,亦有牧養同性戀傾向信徒的經驗,他認為當教會面對同性戀的牧養問題,所牧養的對象不只是有同性戀傾向的信徒,因為教會是一個群體,其他會友亦要學習認識何為同性戀及聖經的教導,然後教會才有一個接納的氣氛,因為,如果要成功地幫助有需要的弟兄姊妹,小組的支援及其他弟兄姊妹適當而有智慧地關顧是很重要的。因此,他在主日崇拜時,都會嘗試以同性戀問題作為講道的題材,讓更多會友對問題有初步認識。
何善斌牧師同樣是「新造的人協會」組長,在教會亦有牧養有同性戀傾向人士的經驗,他說:「傳道牧者不可以有一種心態,就是將求助者推出教會門外,只求轉介到專業的輔導機構就可幫助求助者,又期望他們『攪掂晒』自己的問題才回來教會,因為一般來說,除了需要有專業輔導員的幫助之外,朋輩的支持,可以給求助者的鼓勵及肯定比轉業的輔導更有效及更為重要。」因此,信徒亦要學習如何關顧有同性戀傾向的朋友,學習明白他們的掙扎及需要。例如:以平常心看待有此類掙扎的求助者,不要將他們的問題放大。其實,何牧師認為:「面對同性戀的牧養問題,絕對難不過牧養一些病態賭徒及有婚外情的信徒!」
過來人與同路人
Rebecca及阿B(化名),分別信主10年及9年,有恆常返教會的生活,他倆均表示,牧者及弟兄姊妹的代禱是他們很大的支持。Rebecca說:「傳道牧者的接納及祈禱是她的『安舒區』,我又明白在過程中,傳道人是相當辛苦的,因他們在管教和關顧的工作上做到平衡,其實是很重要的。」阿B則有參加弟兄小組,他說:「雖然我教會的牧者並無牧養同性戀者的經驗,但他們相信我對神的信心及決心;小組組員亦不會刻意去問我的狀況,但會為我祈禱,使我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不過,阿B亦提醒想向教牧表白的求助者在表達自己難處的時候要選擇適合的時機,不要在表白前就以為教會一定會用有色眼鏡去看待自己,最好個別找相熟牧者分享。
Rebecca認為單靠教會的支持是不太足夠的,因一個人的生活有很多支柱,對她來說,新造的人協會的小組、教會以外的社交生活及家人的支持都同樣重要。
「性傾向歧視條例」與我
阿B認為政府不需要倉卒立法,因為現時的提議仍有很多灰色地帶未解決,而且在歧視問題方面,他舉例指出,同性戀者在僱傭關係中被歧視的問題並不嚴重,而大眾對同性戀的誤解又不等同於歧視。不過,亦有過來人(H小姐)對「性傾向歧視條例」有自己的看法和掙扎:
「包容會是答案嗎?
有關同性戀的討論,其中一直搞得不好的地方,就是教內與教外人士由始至終沒有一個相容的前提,於是便經常在誓不兩立的氣氛下「雞同鴨講」,「爛尾收場」。到最後,一班基督徒總會成為「萌塞」的衛道之士,而其他「異見人士」又總會因為太過偏激而沒有甚麼好下場,造成了『雙輸」的局面。
衛道之士與異見人士的高調表態或旁敲側擊,在這個「無所謂」的世代均如苦藥般叫人難以下嚥,所以在同性戀的話題上,溫和的不表態人士(例如當事人或過來人)在不知不覺間順利成為贏家,在這場文化戰役中,Moral Judgment和Definite Definition好像已失去發揮空間,似乎,今日最受用及最關鍵的詞彙應該是Tolerance(包容)。」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十三:13)蕭壽華牧師早在2003年的時候,曾於香港性文化學會──同志關顧的法、理、情系列之一發表過《同性戀與教會牧養》一文,當中提及「不義與憐恤」的問題:
「『愛是不喜歡不義』,有人誤以為愛必然是要取悅別人,讓別人感到舒暢、快樂。然而聖經強調真正的愛不能脫離真理。真愛是冒得罪他人之危險,要把人帶進真理中,因為知道錯謬與不義至終予人傷害及痛苦。面對同性戀者,教會要表達對他們的愛護之時,毋須軟化我們的立場以遷就他們,當然也不用重覆地控訴他們是罪人,只是我們知道唯有真理能使他們自由。假若我們要牧養關懷他們,真理永遠是我們服事他們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