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埋面書:手機及網上文化與倫理的對話
生命倫理雙月刊 24期 (p.2)
當有一天,在玩facebook的時候,你看見一個「交友邀請」,而那人正是老闆!「嘩!老闆有無攪錯,連我的facebook世界都要侵入!」而當時,你是身在辦公室玩facebook……
又有一天,老師發覺上課時,同學都很「埋頭苦幹」,但行近一點,從同學眼鏡的倒影中看到他們的電腦屏幕「藍色一片」,原來他們都是在玩facebook。老師不發一言,回到自己教桌的電腦,也上了facebook,然後在上面寫著:「請同學留心上課!」不消幾秒,同學就發現,原來老師……
話說我們愈來愈多以WhatsApp等即時通訊軟件互通消息,很多時會組成不同的群組方便通訊。但慢慢地,你會發現在群組中,有些消息是不想當中一些人知道,所以又另開一個群組;而有些人又會中途離開群組……結果群組愈來愈多,傳送消息變得更麻煩,最怕就是「入錯組,約錯人,打錯野」。在這個群組中說了另一個群組的話題,甚至在講別人是非,忘記了那人正在該群組內……
相信以上例子都似曾相識吧!我們早已進入互聯網年代,但隨之而來對社會、倫理及文化的改變,我們卻未必能疏理清楚。今天大家都說,我們已進入Web3.0的時代,而這是Touch的一代:人與人接觸(Touch)不是以身體,而是以屏幕(Touch-screen)。這也是一個網絡無所不在,無處不達的年代,但有時理應最親的人(如父母),卻在子女的聯絡人黑名單(Block-list)內…… 而在令人一呼百應的新媒體中,如果你與別人意見不合,輕則變成網上罵戰,重則可能被人肉搜尋及改圖,萬劫不復。究竟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還是最差的年代?
不停改變的互聯網
互聯網在這短短二、三十年間,除了大大地改變了世界,其本質也在不停改變。過往我們使用互聯網多為「事務性」,如上網瀏覽網頁、寫電郵或是下載資料等。有人稱之為「Web 1.0」,為的是與現時的網上流行文化區分。如果你有留意的話,就會發現自己現在上網,多數不是「事務性」的,而是與人通訊、交流居多。現時是「社交網絡」(Social Networking)和「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的世代,上網主要是看別人上載的消息,Comment一下,又或是互通消息,著重消息傳遞(Messaging)和網友參與(Participation)。這模式甚至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如使用網上購物和團購等。這就是「Web 2.0」的世代,它除了大大改變了我們上網的習慣,更改變了我們溝通的模式和人際關係。
不過,隨著智能手機普及,互聯網世界又為我們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這個「Web 3.0」世代,上網永不離線,手提電話永不熄機,兩者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難以割捨的關係。我們不單從網上得到消息,認識朋友,更建構了自己的「電子身份」和建立比真人相處更深厚的「虛擬關係」。
手機文化對我們的影響
到底使用智能手機的習慣與手機文化如何影響著我們的心性和倫理發展?其實現時互聯網上的一些反差性文化特點,很影響到我們與人相處、討論的方式,繼而影響我們的倫理價值觀。首先,今天互聯網的討論文化和形式,一切以快為先,我們時常在「評論」(Comment)而不是「討論」(Discuss)。這是否影響到我們與人相處都缺少了深度和包容?
另一方面,我們今天都很倚重網上訊息,由認識朋友、參與活動,到事後分享都少不了Like和Comment,甚至有不少公司老闆在聘請員工時,會特地去看看他們的facebook,以了解應徵者的為人和生活等。然而,網上的個人資料,往往都是「既真又假」:因為人人都會「執」好自己的Profile,將自己最好的一面給人看見,不喜歡的東西便會從facebook中隱藏了。這樣「半真實」的環境,是否一個認識朋友的好地方?一個「執過」的Profile,是否能代表這個人真實的全部?不過在互聯網,已經很少人去思想這問題了。「有圖有真相」的理念,甚或是「我信的就是真相」的想法,已經成為了互聯網文化的普遍情況。
認清手機及互聯網文化的不足
面對這樣的文化,我們要怎樣面對?其實,互聯網的確為我們帶來很多便利,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當現今社會的人際關係以「網上」和「虛擬」為主軸時,我們不必立即抗拒,反而我們要找到這種人際關係在倫理上的不足:在互聯網世界,好像能提供很多個人空間,但其實又毫無私隱;人看似著重個人空間,但其實又渴望被愛;個人好像很獨立,但網民往往又是沒有面目(Faceless)的群眾;網上世界好像是無所不能,也有時又萬萬不能…… 說到最後,人的相處,不論是在網上與否,都是在渴望友情和愛。
人際相處,除了以互聯網互通消息,更重要的是人與人的關係。這也是當今手機、互聯網文化普及時,我們應當更要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