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基層孩子站起來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14/08/2013

 根據社聯在2011年的調查,香港的整體貧窮率達17.1%,即是有大約120萬市民活在國際標準定義的貧窮線下。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兒童(0-14歲) 貧窮率竟高達22.3%,僅次於長者(32.7%),這意味着這些兒童身處的家庭正處於貧窮狀況。假如政府不做好全面的扶貧工作,減輕這些兒童因家庭因素而妨礙個人發展的話,這難免會讓貧窮問題延續至下一代,結果出現跨代貧窮情況。下個月政府便公布「貧窮線」以配合一系列的扶貧工作,不少社福團體已紛紛趕緊發表政策建議,期望政府能採納。樂施會是其中一個機構,她建議政府應仿效四個已設立扶貧線及最低工資國家的現行做法,為兒童及在職貧窮家庭提供「低收入家庭補貼」。若按兒童人數每月發放800元的補貼,預計可有約19萬兒童受惠,涉及公帑每年約17億3千萬。

每月800元對不少中產家庭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一個課餘的興趣班,以至一個遊學團所需的花費,不知是這個建議補貼金額的多少倍,但是對基層家庭而言,這無疑可以讓他們的生活過得稍為舒適一點。當然透過這種「補救式」的社會福利,究竟有多大成效仍是一個疑問。過去十多年,政府一直依賴「滴漏效應」(Trickle down effect) 處理社會問題:認為只要減少政府干預,並推動經濟發展,最終便能讓整體經濟得到改善,而基層的生活也可以同樣得到改善。可惜,事實已證明基層家庭的生活並沒有因經濟發展得到改善,相反貧富懸殊更是各走兩極,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根據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的最新數字顯示,香港的堅尼系數達到0.537,在世界標準而言,這差不多已接近暴動的邊緣。

筆者認為處理貧窮問題,除了針對特定社群提供補救式的措施外,更要用宏觀的角度在不同的社會政策上作相應配合。長遠目標更不應只是單單着眼於扶貧,更要落實做減貧工作,減少孩子因家庭背景而削弱自身競爭力,讓他們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例如在教育政策上,政府應全面檢討直資制度,消除教育商品化,給努力認真學習的基層學生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除了教育,政府亦應重新檢視房屋、勞工、人口等政策。

筆者期望9月政府公布貧窮線後建議的政策,不再只是着眼於提供補救式的社會福利,而是認真全面地檢視現時各項社會政策,讓基層孩子早日脫貧,縮窄貧富懸殊的差距,建立真正的和諧社會。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