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人都是精神病 同性戀卻甚麼也不是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3/06/2013

精神病,往往難以判斷,不同地方會依靠不同的病理原則去決定甚麼是病,甚麼不是病。在美國,這類精神疾病會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來判定。每次這本手冊改版,都引起一番爭論。上次就將同性戀「除病化」;今次的第五版手冊(DSM-5),就將大量平常的情緒「病化」,引起全球,特別是美國本土極大爭議。
 
雖說這些是美國的研究和手冊,但新版推出後,往往成為全球醫學界的參考文件。近日就有香港醫學界引用此手冊中就過度活躍症、專注力不足(ADHD)的改動,稱此症已引申到成人,而當中的病徵就是「時間觀念差、組織力弱、無法集中及容易發脾氣,上班或約會時常遲到」。如此容易有的「病徵」,彷彿人人都是此病的患者,要看醫生。
 
事實上,外國不少報道質疑新版手冊加入大量「疾病」:囤積物品在家是病;喝咖啡有退癮徵狀是病。在發布初稿其間,更爆出當親人離世如果喪親之人出現憂鬱、失眠、失去胃口、注意力缺乏等症狀,就應該被給予接受精神藥物治療的權益的笑話。有評論戲謔稱,以前大約百分之四十的美國人一生之中會有一段時間患上精神病,經過今次改動後,有關數字將大幅上升到百分之九十。
 
但在「性行為」方面,有關的「病症」就大幅減少。變性人以前會稱他們患上「性別認同障礙」,現在就只是「性別焦躁症」(Gender Dysphoria)。同時,新的手冊中強調不同種類的性行為模式均不是病,只有該性行為影響到自己身體或者影響別人才是病,性可自由用任何形式表達。
 
同運人士曾聲言,此等疾病手冊所寫的,根本是醫學霸權,以及醫學界和藥廠中的政治爭鬥;但到了「同性戀」除病化後,就重新擁抱這醫學霸權,聲稱醫學界力挺同性戀不是病。這種輸打贏要的態度讓人清晰看到「疾病化」對人類所產生的影響。
 
當現在幾乎所有人都有機會患上精神病時,同性戀卻不是病。筆者不禁想起一個烏鴉怪論:當世人或許都因為不同的精神病,受殘疾歧視條例保障的時候,同性戀者卻因為成功抗爭至完全沒有病,所以不納入保障…… 筆者不禁質疑,歧視條例的有效性、疾病劃分的合理性,以及當中權利、利益的鬥爭和分配。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