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為本的學習危機
燭光網絡 90期 (p.23)
自教育改革後,很多人都將學習經歷掛在口邊,提倡跳出課室,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隨即,學校舉辦很多遊學團,甚至組織學生參加六四集會、七一遊行,帶學生去遊行示威,體驗示威文化;有些學校又會帶同學體驗貧窮。
明光社也舉行過「釀愛攪動」青年社關營,與青少年同行,走入社關的大門,一同關懷貧窮人。記得舉行這個營時,我們常提醒參加者:請不要消費貧窮。意思是:當你看到社會令人動容的時刻,請不要只單單記住。反而,請你想辦法,用你的一點行動,本著尊重對方的態度,當對方是一個重要的人的方式,去表達你對他的關懷。在《聖經》的四卷福音書中有很多這類的教導,無需在此重複。
可今日的所謂「社關」,常常淪為「關心」,只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出來回應往往只是表達「嘩!真係慘呀!」、「好可憐呀……」、「點解呢個世界會有啲咁嘅人架……」等說話便到此為止。但是,之後的行動呢?這種「關心」往往流於「吹水」,沒有將感動化為行動,生活態度依然故我,甚至停留在可謂「硬心」的層面,即「我知道,佢地好慘……不過我得一個人,都幫唔到佢地架啦」,又或者「我做左架啦,我知道啦……」。
當中最可怕的是,部份做社關的人,連心態也以經歷為本。今次見到不少所謂「參加工運」的人士,強調到場支持及親身聆聽工友的分享,不少人也將工友的分享寫出來,在facebook轉傳,但之後進一步的政策分析卻極其缺乏。甚至二話不說,又將之歸回到地產霸權的論述。如此,工人的真實需要就被擱在一旁。危險的工作環境、過長的工時、沒有家庭友善的政策、不對等的待遇等等,本來是整個社會,而不只是單一行業的問題。原本理應好好地被拿出來讓社會討論、消化、產生共識,然後成為社會政策,但在今日過份政治化的社會,感動,只化為自我的感覺,再沒有推動力。
我們要留意的是:如何在感動之後將之化為行動。想一想,究竟社會在哪裡出現問題?不要再被傳媒及不同的意見領袖牽著走,想想怎樣身體力行,用你微小但絕不卑微的行動,努力去回應。從經歷中學習,其實就是人人都有一杯涼水;那杯水,是用來送人,而不是用來凝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