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抬頭 傳媒生態敲警鐘
燭光網絡 87期 (p.14)
要談香港的傳媒生態,除了傳統的新聞媒體外,不得不提「公民記者」。公民意識抬頭,加上智能手機普及化,香港人已很習慣把碰見的新聞故事即時拍攝或錄影下來,然後透過網絡平台發佈開去。與此同時,近年本港也愈來愈多由民間人士組成的「公民媒體」,它們在新聞發酵及加溫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究竟隨著「公民記者」或「公民媒體」的發展愈趨成熟,香港的傳媒生態會有甚麼轉變呢?
以往,只有受過訓練的新聞從業人員才有可能採訪或製播新聞,但「公民記者」的出現,卻打破了這個傳統。事實上,近年由「公民記者」發掘出來的新聞,不少都成功帶動社會的關注,引起極大的迴響,記憶猶新的包括「巴士阿叔」、[1]「導遊阿珍」[2]等,連主流新聞媒體也爭相轉載報道。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教授在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在新傳播科技的發展下,當具圖片、影像拍攝功能的手機愈來愈普及化時,「公民記者」的發展,將會是一個趨勢。然而,當「人人是記者」,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的資訊時,傳統的新聞媒體便須要格外留神。
「現在香港的傳媒,很多時都會採用網民發佈的消息,有些報章甚至直接引述他們所說的作為新聞報道,我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太恰當,長此下去,會令我們新聞內容的質素有所下降。」
公民新聞易欠缺客觀性
這是由於在公民新聞當中,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親歷其境的事情,以第一身的形式去報道,那麼新聞的取態自不然是自己個人的觀點。梁教授認為,這種新聞內容往往有煽情成分,如果傳媒工作者,不去先作核實當中的真偽性,便草率地轉載報道出來,這是有違操守的。
「基於保障言論自由、資訊自由,雖然新聞法沒有說發佈假消息便要坐監,但作為受過訓練的傳媒工作者,我們要持有的操守,應該是高於法律之上。」
除了獨立的「公民記者」,近年香港亦有不少由民間人士組織而成的「公民媒體」,例如「主場新聞」、「獨立媒體」、「輔仁媒體」、「SocREC社會記錄協會」等,它們都號稱不受任何財團、政黨或政權支配,讓市民大眾都可以參與成為新聞資訊的發佈者,旨在打破社會單一化的言論和思考模式。
公民媒體影響力龐大
作為資深的傳媒人,梁天偉教授相信,有組織、有品牌的「公民媒體」比起獨立的「公民記者」將會愈來愈受到重視,他指出︰「『公民媒體』特別對Campaign(運動),例如是選舉運動、商業運動,有一定的加溫作用,像今次慢必(陳志全)能夠當選立法會議員,『公民媒體』就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
正因為「公民媒體」的影響力大,故他認為媒體中的記者也應該由受過訓練的傳媒工作者去擔任,這才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品牌,美國著名新聞網站《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3]就是典型例子。
「所謂受過訓練,是指他有一定的操守,懂得傳媒的運作,懂得怎樣去表達或說服別人,這樣就會事半功倍。另外,專業的新聞工作者,也應該是抽離現場的,那才有客觀的報道、客觀的圖片,他們不會混在人群中,隨群眾呼喊口號、衝擊。」
可是,我們卻發現,近年香港的傳媒生態,不單是「公民記者」、「公民媒體」,就連傳統的新聞媒體,也犯上梁教授口中的「大忌」,所指的是經常性以第一身作主觀性的報道,令主流媒體也充斥著「立場新聞」。
提升下一代傳媒素養
梁教授直指這種發展並不健康。「以今次國教事件、市民在政府總部集會為例,《蘋果》在它的新聞版面,就經常用上『我們』這個字,這明顯不是單純的新聞報道,而是夾雜了評論。我就常以此告誡學生,專業的新聞,不應用第一身的方式去做。評論歸評論,新聞報道就應該純粹作出新聞報道,讓我們的讀者自行判斷分析。」
惟他歎謂︰「現在每當有消息傳出,傳媒就很喜歡幫受眾預先消化,然後再在新聞報道中直接告訴你該有的立場。不少香港人也很懶惰,他們看完那則新聞後,就往往會把傳媒的立場當作結論,這樣很容易有偏頗。」
面對這股風氣,梁教授坦言大勢難擋,他更預計,在可見的未來,意見夾雜式的新聞報道將成主流,作為傳媒教育工作者,他唯有從提升下一代的「傳媒素養」入手。
所謂「傳媒素養」,就是要讓讀者知道,每張報紙的立場是甚麼,知道它發放著怎麼樣訊息,而那些訊息又帶來甚麼結果。「當讀者看得通透,便知所警惕,不會被它牽著你走。而這個教育的功課,在小學、中學便要開始。」梁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