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生態靠大眾表態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8/07/2011

一年一度的「傳媒生態問卷調查報告」又出籠,由18個包括教育、家長教師會、宗教及社會服務等團體組成的「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剛於本月初向大眾公布千多名市民對去年傳媒生態的觀感。

連續多年,受訪者對傳媒給予的分數都只徘徊於僅僅及格(5至6分)的分數,可見市民認為傳媒的表現只是不過不失;而受訪者最滿意傳媒「提供資訊」、「提供娛樂」及「反映民意」等功能。不過對於「教育大眾」的功能評分,卻於近年持續下跌。而且,不論是整體的受訪者或受訪學生,對傳媒不滿的地方最多為「誇大醜聞」、「侵犯私隱」及「渲染色情」,可見不只是成年人對傳媒報道手法感到不滿,青年人的看法亦為相若。

而持續多年調查結果皆顯示,平均有七成的受訪者認為「影視處」及「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處」監管傳媒的工作不大有效或完全無效;而報業內的自我監察,如報評會及記協等團體,對業界的監管及阻嚇力亦不足時,傳媒集團的影響力就可能會過大,難於監管或挑戰市民大眾可以接受的底線,對青少年心智亦可能慢慢造成負面的影響。由此可見,政府及業界雙方對傳媒所起的監察作用似乎並不理想。

但筆者認為現時的情況並非令人絕望,因為學校所推行的通識教育,當中包括傳媒教育,不單帶領學生了解傳媒業界的運作、觀察傳媒生態,並思考傳媒操守對社會的影響,亦透過對不同業界人士或關注傳媒生態的機構作訪談,反思傳媒的威力對社會文化及市民的影響,讓學生建立自省能力及批判思考,實在為進一步改善傳媒生態埋下種子。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亦必須積極配合,讓下一代有更多接觸健康傳媒的機會,而不是繼續購買「煽、腥、色」的報刊,以荼毒自己的子女,待大家提升了傳媒素養,以實際行動支持優質傳媒,業界就能有空間健康發展,更大地發揮傳媒正面的力量。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