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作死不離三兄弟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0/11/2011

近日香港流行兩套電影,一套來自印度寶萊塢(Bollywood)的作品《作死不離三兄弟》(3 idiots),另一套是來自台灣網絡作家九把刀自導的自傳式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

細心看,兩套都是懷舊戲,都是近80後的「青春故事」。對,是近80後。兩個故事不約而同都在90年代的中學和近2000年的大學發生,計起數來,剛好就是現在約30歲的人,就是自覺剛剛事業有點起色的人。

再細心看它們表達的心境︰就是造夢。《作死不離三兄弟》教你正面看事情,面對學業,它教你要做你喜歡做的事,勇敢追求夢想;《那些年》教你的是回想青春,一切都是美麗的,特別是那種曾經令你心動,但又已經離開,卻常常留在心底回味的輕狂,那叫做青春。

兩套戲都笑中有淚,兩套戲都很瘋狂,但拍得平凡,真實,所以好看。為甚麼我們只可以在電影中才能找回夢想和青春?根據不少心理學的理論,電影從來都是夢的投射,特別你在黑漆的電影院中,夢的感覺就更實在,因為每次完場開燈,你就知道,我回到真正的現實。

今天的80後,特別是關心社會的一群,充滿理想,同時充滿怨氣。望見彎曲悖謬的事,他們會抱不平;見到不公義的制度,他們會抗爭。當中大部份都有創意,而且和平、理性、非暴力。但當他們抗爭之後回到現實,大部份人又把自己的生命、理想都交予資本主義的社會巨輪,以為錢能買樓、買車、娶老婆和養小孩。於是,他們的夢想就只能留在電影中,看著《那些年》中的柯騰將夢想變成一部真實的電影;《三兄弟》中Rancho最後在山區建立自己夢想的學校……
 
你還讓自己的夢困在電影中?快回到現實,為自己編一部屬於自己的《那些年,作死不離三兄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