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喻意著一個階段的結束

陳龍超   |   明光社電影小組組長
20/11/2011

10月份在電影小組推出《V煞V for Vendetta》,背後原因是世界各地社運轉趨熾熱,「佔領華爾街」掀起全球不同國家陸續響應,而《V煞》面具亦成為社運的一個重要符號(symbol),它指向是怎麼樣的意義(meaning)呢?各自表述也需從文本(text)起步,閱讀電影《V煞》自然是分析的開始。
 
由於它屬坊間熱門話題,對人數本有一定期望,結果卻強差人意,只有十多人出席,政治冷感是衝上頭腦的首個答案,這是普遍本地華人教會流行的現象,從只有極少信徒關心基督教選委的選舉就是最佳佐證。然而,筆者要澄清《V煞》不只從解放極權統治建立共和體制出發,對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亦有洞見。
 
戲中很大篇幅記錄女主角Evey(Natalie Portman飾)如何成為V的門徒,形式似是一種師徒制(Mentorship)。受迫害異見人士留下來的生命故事啟蒙了V,接著由他承傳給Evey,他們明白到當發現了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時,操控你我的王牌手段——死亡威脅,便會報銷、失效;當舊我徹底死去了,隨之而來就是新我的萌生。人生就是這樣一場生死不斷的交替,你開始了嗎?
 
除去懼怕方可得著自由,「自由」在《V煞》而言,是一種對不同理念的包容,尊重自由就是對多元思想的尊重,而運用此自由需實踐場景,就是對某一信念的堅持。當一元思想被奉行,在政治層面就是獨裁;在文化、經濟層面就是霸權(Hegemony)。戴上V煞面具就代表尊重及捍衛多元思想,同一個面具背後可以是千萬個不同面孔,面孔上的腦袋藏著是種種獨有的價值系統和成長故事,因此,戴上面具就是對一元價值、獨裁和霸權的不滿。戲末市民看到V身體力行的「見證」,默默呼應著心靈潛藏的渴望,戴上面具聚集就成了一個公開儀式(Ritual),向獨裁、極權說不,你表態了嗎?
 
故在社運中,戴上V煞面具目的不一定是為了犯罪後得以掩警耳目,也不是必然奉行肢體抗爭,以暴力手段促使政權、經濟及固有文化洗牌。說到底,詮釋(Interpretation)還需要一個文本為起始點,以理性、理論建築自己獨有論點、立場,切忌人云亦云,被人「老點」。
 
電影小組走了五個多年頭,有賴諸位參與者的支持,生有時,死有時;上映有時,落畫有時,不斷交替,是時候停一停,再展新的一步。今年12月份電影小組將成為一場惜別會,誠邀過去所有參與者再次聚首,細訴各齣電影對大家個人生命的影響,踴躍發表意見,為新形式、內容提供點子。
 
(備有即磨咖啡、輕型茶點、拍照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