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香港社會的不公義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10/2010
專欄:時事木人巷

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施政報告回應市民大眾關心的房屋和貧富懸殊的問題,政府雖然提出了不少的措施,但是能否真正落實,市民大眾未必有信心。長久以來,市民大眾的怨氣是來自社會上很多不公平的現象.而政府因為受制於一些大財團、地產商,連一些很基本的問題也拖泥帶水,遲遲未能落實,又怎會不令人失望呢!

屏風樓、發水樓、縮水樓,市民大眾窮一生、甚至兩代人的收入才能買得起的蝸居,毫無保障,疑點利益全歸發展商。政府提供的豁免,本來公眾可以使用的空間,全部成為發展商的搖錢樹。

大財團又壟斷了大部份的主要行業,包括超級市場、電訊、電器和藥物業等等,小商舖愈來愈難生存。他們又用不同的手法剝奪小市民的選擇權,例如在一些屋苑內以壟斷手法阻止居民光顧其他超市,居民被逼使用同一集團的固網電話和寬頻,甚至令其他公司的手機在屋苑和商場範圍內難以接收,務求賺盡一分一毫。

當大財團抱這種心態,政府想他們突然良心發現,自律而毋須立法令他們履行社會責任,是不切實際的。雖然政府計劃與商界各自出資50億元成立「關愛基金」,為基層市民提供綜援計劃不能提供的多方面支援值得一讚,但若果不公義的營商手法不改變,市民大眾的怨氣是無法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