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陌生人

馮國強   |   牧養主任
02/11/2007

一本新書《雙胞陌生人》(Identical Strangers)有這樣一個真人真故事;一對孖女伯恩斯坦(Paula Bernstein)和沙因(Elyse Schein)出生後即被故意拆散,交給不同家庭領養,直到2004年才得知對方的存在並首次見面,而更令人震驚的是,令她倆被拆散多年的竟是一項名為「後天培養與先天因素」的秘密研究計劃,以了解分離生活的孿生嬰兒,在不同環境中成長,會在發展上有何差異。
 
觀乎歷史,聯合國巳於一九六六年通過《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其中第十條指出:「家庭為社會之自然基本團體單位,應盡力廣予保護與協助,其成立及當其負責養護教育受扶養之兒童時,尤應予以保護與協助。」,而這對於一九六八年十月出生的孿生姊妹,竟還被有關科學家進行如此有違善良和家庭連結的實驗,實在是駭人聽聞!尤其理應作為文明社會價值守護者的學術精英和學術單位,竟以科學研究的利益,而忽視和罔顧兩位孿生姐妹作為家庭成員共同成長的自然和基本權利。
 
據報導顯示,整個實驗涉及的兒童其實達十三人之多,也許,正如不少論者指出,當代的文明和知識精英愈來愈將道德和倫理邊緣化,以「效益主義/功利主義」至上,容易輕忽原則、倫理乃至生命本體。這種世俗化觀點(secularized perspective),將人類文明推至歷史上其中一個空前的危機──一種多以實用主義、工具理性和技術主義考慮,忽略了生命中德性、精神性乃至神聖性考慮的科技和科學文明(包括社會科學),置人類於一個疏離於自身和超越的狀態中,或者,從生殖科技、複制人至今次拆散孖女事件,在在顯示出我們的科學文明,必需擺脫疏離於倫理道德的技術和實用主義心態,而作為具超越視野的基督教信仰,在協助社會大眾作倫理思考時實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