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人」好心分手!

陸君樂   |   義務同工 (性教育)
28/09/2007

由愛成恨,因感情破裂而產生的流血自殺自殘事件,現實往往比虛構的小說和電視情節更驚心動魄,例如早前的「青年殺女友伴屍數天跳樓亡」[1]、「青年刀傷變心女友三度自殺」[2]等事件,而且這類事件更有上升趨勢,令人憂慮[3]。有些情況雖不至流血,但亦頗匪夷所思,例如情侶分手後將怨氣發泄在寵物身上,可憐了無辜的小動物[4]
 
「生命熱線」表示,感情問題乃求助的年輕人其中一項主要困擾[5]。成年人往往對青少年這些為情自殺或感情暴力搖頭嘆息,最常見的便是報以:「唔成熟」、「都唔知呢家D細路點諗野」等結論,但殊不知對當事人來說,戀愛、感情是「生命的全部」,所以當感情出問題時,頓時手足無措,有如世界末日,遂走上自殺一途或傷害對方。但亦有其他為情自殺的類別,例如「懲罰性」(令對方內疚)、「手段性」(藉自殺/自殘控制他人)、「殉情」、「證真愛」(以付出生命證明愛有多深)等。
 
一般來說,人際及家庭關係和自我形象三項較佳的青少年人,即使感情出現問題,亦較不傾向選擇自殺或傷害對方,因為對他們來說戀愛感情並非生命的全部;反過來,上述三項較弱的年輕人則較傾向以暴力結束事件。故此,要幫助/預備青少年面對感情問題,減少感情暴力事件發生,最少有兩處可入手。
 
一、於青少年群體中開展戀愛教育(拜託,屆時請改一個較適合年輕人的名字),但內容並不單單圍繞戀愛拍拖的技巧層面,更須擴闊至「戀前」(異性朋輩相處)到「戀後」(分手)。推行時盡量雙向交流,讓青少年有機會表達,讓導師了解更多前者的想法,從而更易從年輕人角度切入,在需要時給予「度身訂造」的建議。當然,若果目標是為了減少因情變產生的感情暴力,「分手指引」屬「必修科」,但須避免本末倒置,若缺乏了其它方面的教導,如「拍拖目標」、「約會指導」、「戀前思考」等,單單「分手指引」的教導相信亦效用不大。
 
二、幫助青少年強化人際、家庭關係和自我形象三方面。這方法與中醫的「固本培元」理論相似,乃強化本體對抗「外邪」,只要本體健康,外間的影響力便相對減低。與技術性的建議一比較,這方法屬「間接路線」,但往往在萬一分手時起更大作用,幫助青少年面對打擊。
 
或許有人認為要青少年預早學習分手有些小題大做,更令他們對戀愛拍拖產生負面認知,但其實卻有助他們對戀愛拍拖有更正面、全面、現實的觀念和認識,亦有助他們真的面對分手時能更妥善成熟地處理問題,最後更能夠從一段雖然分手收場的感情關係中學習並成長。故此,不論在學校或教會,青少年工作者在幫助年輕人認識此課題方面實在責無旁貸。

 
[1]<青年殺女友伴屍數天跳樓亡>,星島日報2007922日。
[2]<青年刀傷變心女友認罪網誌發現情變三度自殺>,明報,20078月30日。
[3]<青年自殺求助升一成>,明報,20079月7日。
[4]<情侶與狗>,星島日報,20079月27日。
[5]<青少年自殺徵狀朋輩易察覺>,明報,2006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