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攀過「斷背山」後...

陸君樂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15/04/2006

現在才寫《斷背山》看來是遲了一點,不過仍想把一些看後感分享。說實話,以戲論戲,李安憑此片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是實力的表現,兩個多小時但不覺悶長(相對《KingKong》…放了不知多少隻蚊)和整齣影片一氣呵成是最好證明。第二,雖然入戲院前已知盡故事內容,但在看的時候仍可感到影片的張力和吸引我有很想繼續看下去的衝動,這亦是導演功力的表現,但我對坊間現時大部分對此片的評價未能盡同意。

很多對此片的評論和讚嘆都是認為此片能帶出一個關於「愛的偉大」的訊息和這是一齣描述一段凄美愛情故事的電影,甚至乎應被載入「愛的經典」–兩男相愛為世俗不容,二人各自結婚但卻不能忘記對方,對當事人來說,不能衝破世間歧見而選擇雙宿雙棲實乃非戰之罪,假若當時美國西部已同性婚姻合法化或有性傾向歧視條例保障同性戀者,或許二人的將來會改寫,但「如果如果」,這將會是無休止的猜測,所以不會就此多作討論。

因陳舊禮教或陋規俗見而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其實不少,我在看戲的時候不時回想起一首舊歌,就是鄭秀文的《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我亦想起在《斷背山》故事背境的同時,美國社會白人和有色人種之間的歧視情況仍是很嚴重,黑白之戀亦像同性戀在牛仔社群當中為世所不容。另外又想到在我國漫長歷史裡肯定亦有不少男男女女因「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這傳統而不能與自己喜愛的人長相廝守。即使到了今時今日,仍有不少真實個案因父母不滿意子女的伴侶而反對他們結婚,弄至日後即使當事人與他人結婚後仍不知「最愛是誰」。云云不幸的苦命男女就像《斷背山》的主角一般,唯有把感情抑壓在心底,埋藏在最黑暗的角落,永世不為人知,這種痛楚旁人亦實在難以體會,這種感情壓抑的而且確是實實在在。

但問題亦是出在這裡,今天有關《斷背山》的評論全都對片中婚外情的情節避而不評,彷彿只要有足夠的原因–社會對當事人的逼迫-婚外情和不忠亦可獲得豁免,博得世人同情。小弟認為若主角與他們的妻子是有名無實的夫婦還可另作別論(老土的港產片便常有此橋段:同性戀者為了隱瞞其性傾向或為使其父母安心而與暗戀他/她們的女/男孩子拍拖或甚至結婚),但實際上兩名主角都是不折不扣的雙性戀者,而非100%的同性戀者,電影亦不乏描述男主角與他們的女伴/妻子纏綿片段,所以觀眾不必假想究竟他們對異性有沒有真反應之類的問題(有兒有女是最佳證明)。

老實說,兩個人不能長相廝守可以有很多因素促成,當中不少真人真事更是感人肺腑,賺人熱淚。最少聽過兩則或以上的真人真事,都是發生在同樣的背境和時間:國共內戰後的數年間,不少國民黨軍人不得不離開中國大陸,同時亦離別了自己的情人,後來各自結婚生子,建立家庭。數十多年後兩岸通關,老情人再見面,立刻「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但仍「發乎情止乎禮」,點到即止,因大家亦已向另一人作出了終生的承諾。

如果兩個人因環境因素、社會壓力、歧視或相逢恨晚而不能一起,各自結婚後仍不能忘懷對方,只有思念之情而無越軌背叛其丈夫或妻子之意,這亦可勉強可說過去。所謂「人心肉造」,心思意念有時實在難以控制。但如果觀眾因片中兩位男主角由於社會環境而不能長相廝守而接受他們的婚外情,那麼將來丈夫或妻子與他/她的舊情人發展婚外情便請不要太大反應了,亦不要怨天尤人,又或更應體諒他們,因為對偷情者來說,他/她們當時不能長相廝守必有他們的理由,而這些理由對他們來說是說得通的。對不能長相廝守的苦命人實在只能寄以萬二分同情,但當事情發展至婚姻裡的不忠的話,不論有甚麼原因,在目前已風雨飄搖的婚姻制度和倫理道德下,這仍然是不應亦不可認同。

另一部分甚少人提及的便是這段婚外情中的「偷食」。不少人都認同「一次不忠百次不容」,持此論調者不少更是主張女性應該自主愛情和性生活的性教育推動者。但當片中Jack因有一次周末Ennis不能相伴就去了墨西哥找個男妓解決(或發洩?),小弟卻不見有人向Jack的越軌再越軌行為作出回應,反而有人批評Ennis小氣自私,不能接受Jack因他而起的一次半次過犯。同時看到那部分,我亦不覺得這段愛情再有甚麼可歌可泣之處。在Jack到墨西哥尋歡作樂一幕裡,看見的只有肉慾,比情慾和性慾更低層次的慾望–在那裡,感情、責任、道德和肉身行為是可以完全被分割。

Jack的發洩被大部分觀眾接受或「默許」,相信主要原因與兩位主角的婚外情亦大同小異,就是因為他們的關係為世所不容,偷食亦是逼出來的!但真相是他與Ennis幹過,亦與他的妻子有性關係,為釋放其抑壓,又與一個素未謀面的男妓進行性交易。這段關係爛至如此,不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實不知美在何處?偉大在何處?婚外情已不光彩,不可能認同,但婚外情內再加偷食,實在令人難以把這故事與「哀怨動人」連在一起。

看畢整齣電影,離開戲院的時候,衝激我的主要感覺是「凄」,卻不太「美」(還覺得美的原因是片中的湖光山色實在美得過分)。或許這就是李安的風格-月有陰晴圓缺,情愛亦永遠有瑕疵,不可完美。有人說《斷背山》是一齣愛情悲劇,這我亦同意,但我卻認為如果這齣電影真的被列入「愛的經典」便真的是「愛情的悲劇」。片中有激情、哀怨,亦不能否定男主角之間的互相戀慕,但對於另一些情愛裡的原則及元素如忠誠或犧牲則欠奉。片中描述的感情關係亦十分一面倒,兩個主角的家庭不是為生計奔波忙碌便是伴侶只顧工作忽略丈夫,這不正是現實世界的偷情者所持的理由嗎?當鏡頭一轉,兩位男主角去「釣魚騎馬」則有天高海闊和綠水青山包裝,難怪觀眾便同情這段婚外情。

其實不論幕前幕後,配樂取景等,《斷背山》的製作確是一流,但亦是危險之處–觀眾不會像奧斯卡評審團那麼仔細地分析一齣電影,洞悉其激情哀怨、精湛演技、壯麗山河背後其實是包裝著一段不忠之情(不論Ennis及Jack對他們的妻子Jack對Ennis)。同時在這個時勢寫《斷背山》的批評極有可能會被扣上政治不正確的帽子,亦極有機會被評為不開明、不公平和歧視同性戀的人,這亦是我猶疑了一段時間才寫這篇稿的原因,但又實在不吐不快。此稿目的沒有甚麼,就是只望觀眾在欣賞電影之餘仍能「酒醉三分醒」,在讚美歌頌此片的汪洋中仍能維持自己思考方向和秉持作為人的原則–在追求去愛和被愛之餘,亦想想「忠誠」在今時今日愛情中的價值。

 

關注範疇: 
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