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看」社工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3/07/2004

專業=中立?
中立=服務對象為先?

專業究竟是甚麼?當聽到某些大律師千方百計找著程序上的一些錯誤,令法庭放走一個明明證據確鑿的犯人,大律師卻以這是遊戲規則而表現得心安理得,甚至沾沾自喜,心裏總感到慼慼然!當然,在能力上自己沒有當大律師的條件,但在心理上,自己亦不能接受法律為成為了不是伸張正義,而只是鬥智鬥力(財力)的遊戲!

當聽到一些社工強調自己恪守價值中立的原則,並以服務對象為先,完全站在對方(特別是弱勢群體)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時候,心裏也是感到慼慼然!若果價值中立是指不要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對方身上,相信沒有人反對,因為家長式的指令口脗已不合時宜。但在所謂多元化的社會,難道我們只能羅列各種主要的可能性,而不能比較其優劣,甚至有個人的看法?選擇最後一定是由當事人作出的,但當我們看到他的選擇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難道也不應該作出忠告嗎?

  價值中立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我們常常會鼓勵年輕人要尊重他人、要守時、要勇於表達意見(其實這些都是在反映某些價值觀)。但一談到某些課題(例如性教育),卻忽然不可以作任何價值判斷,於是只要提醒對方用安全套便可以,而不應反對濫交、婚前性行為、以至同性戀等等,彷彿當社工便只可以接納對方的選擇而不能推銷某些價值觀!(但接受同性戀,將性行為看作純粹是個人自由而不是倫理問題,本身也是一種價值觀呀!)為什麼我們只能推銷極端的自由主義,而不能推銷其他的價值觀呢?弱勢群體的訴求就一定是對的嗎?這會否重蹈共產主義的覆轍,以為階級決定了人性呢?  作為社工的門外漢,站在門外看社工,感到有不少困惑,於是,今期《燭光網絡》,找來一些資深社工和學者討論一下有關問題,亦訪問了一些社工學生,讓大家了解一下在現時的教育理念之下,一些未來社工的思維模式,讓門外和門內的人,就社工應有的態度,交流一下意見。究竟社工是為服務對象帶來希望和指引方向的北斗星,還是一閃即逝,自己也不知方向的流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