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溫情替代苦困
燭光網絡 36期 (p.12)
香港,是一個矛盾的地方。最近有權威的國際雜誌報道,香港億萬富豪的身家位列世界前茅,其中更有人當選亞洲首富。但不久前,卻有人權組織的報告,指香港貧富懸殊情況嚴重,其差距同樣站在世界的前端。
究竟,香港的貧窮問題癥結在哪?弱勢社群的生活是否每況愈下?這會成為社會性的危機嗎?為此,我們訪問了兩位關注貧窮人士的前線工作者,了解有關的情況。
新移民家庭的悲歌
李健華牧師是新福事工協會的總幹事,一直關注新來港人士的需要,致力提供協助及輔導。李健華指出,現時香港的貧窮問題嚴重,貧窮人口超過一百萬,許多人月入低於港幣三千元,情況令人擔憂。
就以李牧師平日接觸的國內及南亞裔新移民為例,失業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即使有工作,他們也常是處於開工率不足的狀態。李牧師指出,自發生金融風暴後,企業紛紛裁減基層職位。以往清潔工人、管理員等,一般每月會有港幣八千元左右的收入,但近年政府為節省開支,很多部門將工作外判予私人公司,導致大量基層員工的薪酬暴跌,但工時則躍升,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月薪只得港幣五千元的情況極為普遍。而新移民來港後最常從事的,正正就是飲食業清潔工、管理員、裝修等受影響最大的工種。
李牧師擔心,若情況持續,大量的新來港人士將被邊緣化。事實上,他已接觸過不少個案,因生活貧困而衍生夫婦爭吵、暴力、情緒抑鬱等的家庭或個人問題。在提供輔導的過程裡,他遇過不少男性,因適應不了失業與角色轉移的問題,令情緒大受困擾,難以再站起來。「好多時當個丈夫一失業,個老婆就好想搵野做幫補家計,咁個丈夫一方面已覺得自己失業好冇用,又要個老婆養家,改由自己照顧子女,佢地會覺得好難受,又或者失晒自信,企唔番起身去搵工。」
另外,李牧師亦指出,這批生活在貧窮線下的新來港人士,其下一代亦會受一定程度的影響。他表示,若香港人仍繼續對這群人士漠不關心,十多二十年後,當大量新來港的小孩子長大後(相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又不願生小孩),他們所累積的不滿、被忽視的感覺可能會為社會的和諧帶來負面影響,惡果最終都是由香港自己去承受。
除了一般香港人對新來港人士有欠關心外,李健華亦認為,香港的教會所付出的關懷也不足夠。「教會其實可以把握機會,補足社會政策所造成的空隙,為新來港人士大開服務及福音之門!」他解釋,從新移民政策的角度看,九七回歸儼如一個分水嶺:當年的政策,大大增加了無論是國內、南亞裔等人士可以留港居住的數目。當時,政府開設了不少針對新來港人士需要的服務中心,但後來由於要削減資源,這些服務中心陸續合併或關閉;加上新來港人士的出生率高企,令問題愈加突顯,未能得到幫助的人士日益增多。
然而,李牧師認為,教會正好能趁此機會「人棄我取」,增撥資源接觸這群新來港人士,滿足他們的需要。
除了新來港人士的貧窮情況,我們亦訪問了一直從就業不平等角度,關注不同國家地區的基層工人脫貧問題的樂施會。
低薪及失業造成貧富不均
樂施會香港項目統籌胡文龍指出,香港的貧窮問題,與東南亞、中國等地區的情況有很大分別。
東南亞等地方的問題,主要是根源於政治上,這些地方剛從混亂裡重建秩序,大量鄉村的低知識農民湧向城市,填補外國投資者所創造的勞動性職位空缺。然而,外國大企業往往挾著雄厚勢力,將勞動工人的工資壓得極低,也欠缺基本的安全保障,加上新發展地區的立法尚未完善,工人沒有工會組織支撐,令他們受到長期的剝削,脫貧遙遙無期。
而香港則是一個已發展的城市,卻欠缺長遠的人口發展政策,導致存在著一些結構性問題,引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雖然香港在福利上、政策上的「安全網」已制訂了一段時日,但卻漸漸保障不了日益增多的失業中年、雙失青年和新移民。
例如有關老人退休的問題,其實很久前已有所討論,但一直等到數年前,政府才正式引入強積金制度。即使如此,成效也存在疑問,因為強積金暫時只能保障一向有穩定收入的人士,其他如家庭主婦、沒有穩定工作的人等則不能受惠。
另外,胡文龍亦提到,政府近年的施政方針,亦間接深化了貧富懸殊的情況。例如在行政上,政府大力引入外判制度,令不少基層工人只能獲取每月不足港幣四千元的可恥收入,造成「就業貧窮」。
而社會福利方面,政府也不斷修改申領援助的資格,令新來港人士愈來愈難獲取援助。他質疑,現時福利政策的目的,究竟是為幫助市民的需要,抑或成為調整人口手段?長此下去,胡文龍擔心,不單止「安全網」不再安全,更會產生標籤效應,令人錯覺凡是申領政府福利資助的人士,就是依賴政府、拖累香港的人。
青年人應多關心社會
胡文龍鼓勵香港的青年人,尤其大專學生應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事,不要只著眼自己讀書、拿學位、找好工作。「相對成年人,大專生有較多的思想空間,吸收新事物,自我增值。若連他們也不能關心自己居住的地方,對身邊的問題採取抽離態度,那我們還可以寄望誰呢?」
他最後呼籲,指一個社會的貧窮問題,其實也是一個「道德、價值觀的問題」。若大家不聞不問,視若無睹,那是否反映了這個社會已出現道德、價值觀的危機?
面對貧窮和失業的問題,一些教會和機構負責人,在過去幾年先後成立了「基督徒關懷貧窮行動」以及「教會關注失業行動」,希望引起教會和社會人士對有關問題更多的關注,不過,這類聯盟性的工作難以長期持續下去,最終需要個別宗派、堂會或機構去接棒,隨著這兩個聯盟逐漸淡出,誰接上這一棒,是我們需要反思的,誠願我們能將溫情替代苦困!
「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馬太福音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