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暴力與青少年行為
燭光網絡 20期 (p.15)
日益嚴重的青少年暴力問題是今天社會所要面對的。在之前的文章,我們就現今流行文化、媒體等作出分析,本文作者以心理學及精神專科的角度,探討青少年的心理成長,及傳媒與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影響。
日益嚴重的青少年暴力問題
今天青少年暴力問題日益嚴重:今年三月美國於同一個月內發生至少三宗校園槍擊案,導致師生死傷。案中事主均只是十多歲的中學生,令全國上下甚為震驚。很多人都把責任歸咎於傳媒渲染暴力:例如其中一槍擊案中行兇的男學生,被指曾長期於遊戲中心玩射擊遊戲,因而鍛練出準確及熟練的射擊技巧對付受害者。八年前,轟動英國的學童虐殺案中,兩童犯殘害幼童的手法因與當時一影片橋段相似而被指有抄襲之嫌。以上的指控不單在西方國家出現。在香港,三年前的秀茂坪童黨燒屍案亦有人認為被告們是模仿暴力漫畫的情節而做出駭人的行為。事實上,有關傳媒影響青少年暴力的爭論已非新事。很多人已視傳播媒界(包括電影、電視、電子遊戲、電腦及漫畫等)為青少年暴力的幕後兇手。
究竟多接觸暴力節目是否會令青少年變得暴戾呢﹖這是很多人想了解的問題,可是,要探討兩者的關係卻非易事。首先,在界定「暴力」或「暴力行為」已有一定困難。由於暴力是一個主觀見解,所以不同的人可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闡釋,同樣,要衡量「暴力」的嚴重程度亦暫未有一致的標準。就如與友人一起看「雷霆救兵」、「幽靈公主」等影片,大家都對片中的血腥場面有不同的評價,屬過份暴戾還是「小兒科」則見仁見智了。
此外,研究當中所謂暴力的設計和佈局(如拍打洋娃娃、傳送電流處罰別人)都與現實的暴力行為有很大出入。即使在研究中表現暴戾也不等於現實生活裡就有暴力傾向。再者,礙於時間及資源所限,研究往往會集中於測試某類別的人。其結果未必能套用於其他人身上。以上種種原因均令人質疑研究結果是否足以反映現實。而單憑個別研究結果便斷定電視上的暴力內容令青少年變得暴戾是過於片面的。
媒體暴力對觀眾的影響
綜合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純綷就電視上的暴力內容及青少年暴力行為而言,兩者的關係並不如一般人所估計那樣直接和密切。可是,要說電視節目渲染暴力對年青人的暴力行為毫無影響卻同樣言過其實。因為,觀看或長期接觸有暴力成份的電視節目,會令人產生以下的心理反應和改變﹕
激發情感反應:電視中的暴力內容如群黨毆鬥、虐打殺戮的場面和陰森恐怖的殘害橋段,都會引發起觀眾的情緒。加上特寫鏡頭、燈光、顏色等視覺效果和特別音效的配合,可令觀眾感到緊張、激動、憤怒或驚慄。在負面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如遇上一些突如其來的剌激,人表現異常行為(包括暴力)的機會會較大。
解除抑制:有學者認為,在觀賞暴力電視節目的過程中,觀眾原有對暴力壓抑的防線會變得鬆懈,並容易將暴力行為合理化,節目中的暴力意識會引發起觀眾記憶中有關暴力的訊息,令他們聯想到其他相關的思想,從而增加暴力行為的機會。
對暴力的敏銳力下降:重複或長期觀看暴力電視節目的觀眾當接觸暴力場面時,其不安或緊張的情緒反應會減低。相反,對暴力行為的接受程度卻相應提高。有研究指出,重複觀賞性暴力電視節目後,青年男士對強姦案受害者的同情會減弱;而對強姦犯的批判則變得寬容。
模仿:早於1960年代已有研究指出暴力行為是可從觀察中學習得到。那麼,人們在什麼情況下會將電視上的暴力情節親自在現實生活中演繹出來呢﹖其中可考慮以下因素﹕首先,銀幕上描繪的處境與真實情況越相近,模仿該暴力行為的機會便越大。另外,假如觀察到的暴力行為沒有被處罰或制裁,反而得到讚許和獎勵(例如﹕被稱為正義、英雄、有膽量、受歡迎等),觀眾模仿該暴力行為的可能性亦相應提高。還有,施暴的人物或主角若早已受尊重,歡迎和認同,他的行為亦較易被抄襲。
孩子成長中所受的影響
從發展的角度看,由於小孩子(如六歲以下)的抽象思維還未開始發展,他們的行為往往從觀察和模仿中學習得來。因此,他們較容易受到電視或傳媒影響,如長期接觸暴力意味濃厚的媒介,小孩子便會漸漸相信暴力是一有效及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和困難。這些信念會隨著他們成長,增加他們在青少年階段行使暴力的危機,在青少年方面,由於抽象思維漸趨成熟,加上他們開始理解到社會、友儕和道德上對暴力行為的制衡及暴力行為導致的長遠後果,所以青少年單單因接觸傳媒暴力而突然變得暴戾的例子較為罕見。
由此可見,傳媒暴力對青少年的影響在幼年時已經開始,於孩童階段已大量吸收暴力資訊的青年會較其他人愛好有暴力成份的電視節目,從中尋求刺激。他們亦較容易從節目裡學習不同形式的暴力行為,作為向現實對象施暴的方法。所以,要抵抗傳媒暴力對青少年的影響,必須在幼年開始著手。現今傳媒和人的接觸廣泛,加上兒童及青少年強烈的好奇心,利用禁止、封殺的方式已不合時宜,亦不見有效。父母如能教導子女正確地批判電視節目的內容,不一味照單全收,並從旁協助分析暴力行為的負面後果及正面解決問題的方法,便能將傳媒暴力滲透思想的威力降低。
總結
總括而言,電視上的暴力內容並不能百分百解釋現今青少年的暴力問題。蒐集研究的結論得知,青少年暴力行為與家庭失調(如父母離異、管教方式失當、家庭暴力、貧窮)、欠缺正面社交網絡及支援、情緒問題、群黨影響、被侵犯或虐待經驗、學習成績未如理想等的關係更見密切,青年階段是一個尋找身份及認同的時期。假如在家人,老師和朋友間找不到出路,他們便有可能轉投以暴力獲取別人對自我的肯定,在自由創作和發表的空間裡,暴力之聲在傳媒少不免會存在。青少年暴力行為背後對整個社會的指控;相信並非只局限在傳媒身上。但願我們不僅只見青年人「暴風」的一面,還能體會到他們身心靈的需要,幫助他們找尋暴力以外的出路。
參考資料
Alto,P.(1996)Mass media effects on violent behavior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Borestein,D.B.(2000)Report on Violence in the Media and Childre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FDCH Congressional Testimony.
Bushman,B.J.,& Huesmann,L.R.(2001) Effects of televised violence on aggression. InD.G..Singer,&J.L.Singer(Eds.)Handbook of children and the Media(chapter11)London:ThousandOaks.
Ellickson,P.L.,&McGuigan,K.A.(2000).Early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viol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90.566-573.
Cook,D.E.(2000) Report on violence in the Media and Children.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FDCH Congressional Testimony.
Gunter,B.,& McAleer,J.(Eds.)(1997). Children and Television.( 2nded.) London & NewYork: Routledge.
Mazz,J.J.,&Stacy,O.(2000).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sex posed to community violence :A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 for school psychologist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9,86-103.